2016年423公务员联考《行测》(河北卷)答案及解析卷.docx
2016年423公务员联考《行测》河北卷(解析)
1、文段为按时间先后顺序论述的并列结构,首句指出文段谈论的核心话题“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接着依
次论述了夏朝、商朝、周朝、秦朝和东汉时期的公文保密办法。对文段内容归纳概括,A项准确。B项“封泥”只
出现在秦朝和东汉,表述片面,排除。C、D两项主题词与文段不符,文段谈论的是公文的保密方法而非“档案存
储方法”或“文书保存方法”,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正确答案:A,全站正确率:39%,易错项: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中前半部分都在讲一个关于马克?吐温听演讲的例子,并把事例中的现象总结为“超限效应”。
接着通过类比的方式提出目前的“冰桶挑战”也同样有这种现象存在,强调“冰桶挑战项目也应警惕”。最后详细
论述冰桶挑战该怎么样去做才算圆满。可以判断整个文段是“分—总”的行文结构,主要是强调“冰桶挑战”项目
应避免类似于演讲的作秀。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冰桶挑战’应避作秀之嫌”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明星”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C项:“慈善娱乐化”与文段话题“冰桶挑战”不符。D项:“超限效应”不
是文段讨论的重点。
3、文段为“分-总”结构,开篇从汪曾祺的角度论述了语言与思想的关系,结尾以“从这个意义来讲”引领总句即
为中心句,强调“语文教育”与“诗歌”的联系,结合选项可知C项为同义替换,故C项正确。
A项缺少关键词“语文教育”;
B项表述不明确;
D项缺少关键词“诗歌”。
故正确答案为C。
4、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结构,首句通过“需要”引出对策,指出心理科普教育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接下来举例
某区的例子进行具体解释说明,文段的重点对应B项。
A项和D项是举例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心理科普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点”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未找到原文
5、本段文字围绕“空间”这一话题进行阐述,首句指出空间的重要性体现在各个层面,后文以一句“这是以……
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作为解释说明,再一次强调其重要性所在,故C项准确把握了文段的重点。A项,“经济
全球化”是首句诸多现象中的一方面,表述片面,且文段阐述的是“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