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正常菌群与微生态失调.ppt

发布:2025-02-16约2.8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物或昆虫体内的正常菌群转移到人类的现象。虫媒方式经口方式1宿主转换(hosttransversion)2微生态失调的分类3正常菌群之间、正常菌群与人体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关系一旦被打破,正常菌群就可能转化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

近年来,内源性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微生态失调的分类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生理作用

微生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的分类

微生态失调的诱因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生态失调12宿主内环境外环境(土壤、空气、水等)全国沙漠化面积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01黄河的河床在不断抬高,曾出现断流现象!02人口压力!03↓野蜂(传花授粉)多↓牛饲料─三叶草丰富↓海上补给品(牛肉罐头)工业发达强大的海军↓田鼠(野蜂的天敌)少↓抱独身主义的老处女喜欢养猫↓猫(田鼠的天敌)多“英国海军的强大与老处女”↑抱独身主义的老处女喜欢养猫↑猫(田鼠的天敌)多↑田鼠(野蜂的天敌)少↑野蜂(传花授粉)多↑丰富的牛饲料──三叶草↑海上补给品(牛肉罐头)工业发达强大的海军宿主01内环境外环境02(正常微生物群)03由于对人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上滥用、泛用抗菌药物而诱发的微生态失调现象屡见不鲜,如假膜性肠炎、败血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等,对病人、医院和社会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或负担。为了维护人类的健康,不仅要保护宏观生态的平衡,而且要保护人体微生态平衡。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生理作用

微生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的分类

微生态失调的诱因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生态失调12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及生理作用正常微生物群定义在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经常寄居而对人体无损害作用的微生物,通称为正常微生物群(normalmicrobiotia)或正常菌群(normalflora)。正常菌群在宿主出生后,即在体内建立并持续存在,有规律地定居于特定部位,成为宿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及生理作用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及生理作用一个健康成年人大约由1013个体细胞组成,而全身定植的正常微生物总数高达1014个。主要分布于皮肤、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80%正常菌群寄居在肠道中,大约有400~500种微生物。每克干粪便有1011~1012个细菌。01正常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和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02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及生理作用03A在正常状态下,正常菌群对宿主不表现致病作用,对其宿主有益无害,而且是必需的。B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及生理作用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及生理作用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理作用正常菌群组成“统一战线”,对保持人体生态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主要生理作用有:酵母菌正常菌群在皮肤黏膜上皮细胞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拮抗作用(空间争夺、营养争夺、产生代谢性产物),抑制并

排斥外籍菌的入侵

和群集,保持微生

态平衡。生物拮抗作用细菌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及生理作用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及生理作用抗衰老作用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营养作用:肠内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维生素。抗肿瘤作用排毒作用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生理作用

微生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的分类

微生态失调的诱因01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生态失调02微生态平衡正常微生物群具有较强的自身稳定性,能阻止外籍菌的定植。

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保持动态的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is)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在不同发育阶段的

动态的

生理性组合微生态平衡12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生理作用

微生态平衡

微生态失调的分类

微生态失调的诱因01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生态失调02微生态失调的分类01正常微生物群之间、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称为微生态失调(microdysbiosis)。02微生态失调可分为:

菌群失调(比例失调)

定位转移

宿主转换03微生态失调的分类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在某一微生境内正常菌群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主要是量的变化,故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