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就业指导工作实施方案.pdf

发布:2024-04-15约5.8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就业指导工作实施方案

就业是职业教育之本。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学生就

业问题事关教育发展,影响社会稳定。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通过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其目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三化”、“四个

结合”,即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的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以及教学培养目

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制定的企业与学校结合、教学过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

结合、学生角色与企业员工角色的结合、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内容的结合。

提高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率,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必须改革职业

教育教学,增强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按照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市

场需求的专业,改革课程设置,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

系,同时探索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过程实施、全方位开展、全员参与的“三

全”模式,建设一支专门化、职业化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只有毕业生出口畅通,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招生形势肯定一年比一年

好,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源问题。所以,就业率高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招生方法,各教学

站要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将2008年设定为“就业促进年”。确立以发展为主题,以创

新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统筹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各教学站多途径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

作。

一、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措施

1、开展就业调研,推动教学改革。

一是提出职业教育构建多层能力结构模式的培养目标,强调职业和职业岗位的针对

性,尽量缩短学校与职场的距离,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二是实施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通过素质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提高诚信和

正直、主动意识,提升交流和沟通能力,努力一生学习这几个个人素质。提升表达沟通

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参与性这三大能力。

三是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订单教育”是产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最

重要的方式。对企业而言,可以直接定向地从在校学生中为本企业培养适合工作岗位要

求的人才,经过培训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从学校角度讲,这种办学形式

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能够大大缓解日益加重的就业压力。

四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职教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是世

界职业教育的新趋势。

2、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一是全过程实施。就是指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在职业教育的

学生就业指导中,注重把好三个关,即新生入学教育关、专业学习关和毕业就业关;用

好就业指导三本书:即《步入高职——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就业指南》、《现代公共关

系实务》、《成功走向社会——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指南》。

二是全方位开展。就是指就业指导工作全面渗透到学校日常教学的各个方面。一方面

要建立适应市场的教学机制:设置专业以市场需要为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应充分考虑

市场实际;根据社会变化和市场需要来合理调整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符合社会

实际、紧跟市场变化;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课堂中要多组织问题

讨论;增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实习实训;在考核评价方面,增加社会调研与实践、

实习实训的权重。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工作要进课堂、进宿舍、进家庭、进社会实践场所。

所谓进课堂,是指将“就业指导”系列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正常教学大纲,从入学就开

始开设学生职业指导讲座,结合专业开展学生网页制作、图像处理、数控等技能大赛,提

高动手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就业搭建平台,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所谓进宿舍,是指

负责就业指导的领导和老师深入学生宿舍,结合学生思想工作,解答学生就业方面的疑

问,开辟专栏发布有关就业政策、考岗位证、招聘信息等;所谓进家庭,就是指定期向学

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成立“学生家长咨询委员会”,听取他们对教学、专业建设、就业

指导工作等方面的建议;所谓进社会实践场所,是指每年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到

商贸企业实习、实践、勤工俭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社会、锻炼岗位能力。

三是全员参与。是指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上下一盘棋,同心促就

业”的良好局面,同时重视发挥校友支持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