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UML类图和对象图概要.ppt

发布:2020-04-07约1.38万字共10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类图和对象图的区别 类图 对象图 类具有三个分栏:名称、属性和操作 对象只有两个分栏:名称和属性 在类的名称分栏中只有类名 对象的名称形式为“对象名:类名”,匿名对象的名称形式为“:类名” 类中列出了操作 对象图中不包含操作,因为对于属于同一个类的对象而言,其操作是相同的 类使用关联连接,关联使用名称、角色、多重性以及约束等特征定义。类代表的是对对象的分类,所以必须说明可以参与关联的对象的数目 对象使用链连接,链拥有名称、角色,但是没有多重性。对象代表的是单独的实体,所有的链都是一对一的,因此不涉及到多重性 类的属性分栏定义了所有属性的特征 对象则只定义了属性的当前值,以用于测试用例或例子中 5.4 对象图建模技术 识别将要使用的建模机制。 对于各种机制,识别参与协作的类、接口和其他元素,同时识别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 考虑贯穿这个机制的脚本,冻结某一时刻的脚本,并且汇报每个参与这个机制的对象。 按照需要显露出每个这样的对象的状态和属性值,以便理解脚本。 显露出这些对象之间的链,以描述对象之间关联的实例。 5.5 实例——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类图 5.5.1 使用Rational Rose绘制类图的步骤 5.5.2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类图 5.5.1 使用Rational Rose绘制类图的步骤 1. 创建类图 2. 加入类 3. 增加类的属性 4. 增加类的方法 5.5.2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类图 7个类: Item Title Loan Reservation Borrower Administrator Librarian 5.5.2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类图 5.1.6抽象类和接口 抽象类 接口 抽象类和接口 interface MyAbstractClass . . . . class MyClass implements MyInterface { . . . . . } UML 符号 ---- 接口的实现描述 5.1.7 版型 版型(stereotype)是UML的3种扩展机制之一. 版型是建模人员在已有的构造块上派生出新的构造块,这些新的构造块与特定问题相关. 版型可以应用于所有类型的模型元素. 系统预定义的版型 用户自义的版型 5.1.8 边界类、控制类和实体类 UML中三种主要的类版型 边界类, boundary class 控制类, control class 实体类, entity class 引入多种类版型帮助分析和设计人员确定系统中的类. 边界类 边界类位于系统与外界的交界处,包括: 用户界面类, 如: 窗口、对话框、报表类等 通讯协议类, 如: TCP/IP的类 直接与外部设备交互的类 直接与外部系统交互的类 边界类的UML表示方法: 实体类 实体类保存要放进持久存储体(数据库/文件等)的信息. 实体类通过事件流和交互图发现, 采用目标领域术语命名. 通常实体类对应数据库中的表, 其属性对应表的字段, 但实体类与数据库中的表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关系. 控制类 控制类是负责管理或控制其他类工作的类. 每个用例通常有一个控制类, 控制用例中的事件顺序, 控制类也可以在多个用例间共用. 控制较少接收消息, 发出较多消息. 5.2 类图建模技术 5.2.1 对简单协作建模 5.2.2 对逻辑数据库模式建模 5.2.3 正向工程和逆向工程 5.2.1 对简单协作建模 识别要建模的机制。 对每种机制,识别参与协作的类、接口和其他协作,并识别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 用协作的脚本检测事物。 把元素和它们的内容聚合在一起。 5.2.2 对逻辑数据库模式建模 在模型中识别的类,其状态必须超过其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 创建包含这些类的类图,并把它们标记为永久的。 展开这些类的结构性细节,并注重于关联和构造类的基数。 观察系统中的公共模式,必要时可以创建简化逻辑结构的中间抽象。 考虑这些类的行为,扩展对数据存储和数据完整性来说重要的操作。 如果有可能,用工具把逻辑设计转换成物理设计。 5.2.3 正向工程和逆向工程 正向工程 逆向工程 5.2.4 类图的抽象层次 概念层类图, 描述应用领域的概念. 说明层类图, 描述软件的接口部分, 不是实现部分. 实现层类图考虑实现问题, 提供类的细节. 5.2.5 构造类图 根据用例描述中的名词确定候选类. 使用CRC分析法寻找类, CRC指: 类(class)、职责(responsibility)、协作(collaboration). 根据边界类、控制类和实体类的划分来帮助发现类. 参考设计模式来确定类. 根据软件开发过程的指导寻找类, 如:UP, XP等. 寻找类的方法 构造类图时注意 不要试图使用所有的符号. 不要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