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 2172-2022 棉田套栽油菜栽培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20CCSB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172—2022代替DB34/T2172-2014
棉田套栽油菜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rapeseedintercroppingincotton
2022-08-31发布2022-09-30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2172—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4/T2172-2014《棉田套栽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与DB34/T2172-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修改生育指标(见4.2);
b)修改品种选择的有关内容(见第5章);
c)修改了播种的有关内容(见6.1.3);
d)删除苗床管理中的防治害虫部分(见2014版5.1.4);
e)修改了移栽时间和方法的有关内容(见6.2);
f)将菌核病防治改为病虫害防治(见7.5);
g)修改了收获有关内容,删除贮藏内容(见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磊、徐胜、徐汪云、王亚男、朱烨倩、陈久月、秦朦、李雪、刘清顺、杨飞、倪伟、谢承宇、王成、吕新强、杨萍、奚家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年首次发布为DB34/T2172-2014,2022年第一次修订。
DB34/T2172—2022
1
棉田套栽油菜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棉田套栽油菜栽培技术的产量目标及生育指标、品种选择、育苗和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沿江棉油两熟制油菜产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7.2经济作物种子第2部分:油料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794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
DB34/T4043油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量目标及生育指标
4,1产量目标
180kg/667m2以上。
4.2生育指标
4.2.1苗床壮苗指标
苗龄35d~40d,苗高16cm~20cm,绿叶6片~8片,根颈粗0.5cm~0.6cm,直观叶片青绿色,叶片厚,无高脚苗,根系发达,无病虫危害。
4.2.2越冬期大田壮苗指标
绿叶数10片~13片,根颈粗1.3cm以上,叶面积系数达到1.5以上。
5品种选择
DB34/T2172—2022
2
选择分枝能力强,单株生产能力高,抗倒、抗病及耐渍性强等综合性状优良,通过登记并适宜安徽种植的双低油菜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7.2的要求。
6育苗和移栽
6.1育苗
6.1.1苗床选择
选择没有种过十字花科蔬菜、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做苗床。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
1:8。
6.1.2施肥整地
肥料施用符合NY/T496的规定。每667m2施经无害化处理的腐熟有机肥1000kg,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40kg。整地2遍~3遍,耕透耙平,开沟作厢。厢面宽120cm,沟宽30cm,沟深20cm,四周开好低于厢沟的围沟。
6.1.3播种
正常年份在9月5日~15日播种,可根据当年棉花生育期情况具体确定,播量为0.5kg/667m2~0.6kg/667m2。依照苗床面积分畦称量种子进行均匀撒播。
6.1.4苗床管理
6.1.4.1肥水管理:播后至5叶期要湿润出苗、肥水促苗,苗床发白要及时浇施稀薄人畜粪水,5叶后控制肥水,促进菜苗稳健生长。移栽前5d~7d,每667m2追施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