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途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途径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是民生工程,是大学生“放飞梦想,成就未来”的起点,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又在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发愁[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当今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面对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如何更好地加入到市场竞争中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当今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作为高校辅导员,看到学生在大学阶段没有进行很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过程中也出现种种问题,最终导致不能顺利就业,无不令人备感遗憾。因此,从高校辅导员视角探究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具有重大意义。
1.1何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
1.2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现状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最早开始于1916年,在此项工作开展的近百年时间里,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及教育对象等方面均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部门到高校,从老师到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都已有充分的认识,就业指导教育已成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就业指导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等,提高了大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对他们就业起到了有利的作用。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受硬件、软件等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内容过于单一,除有关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基本知识外,大多是国家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面试的技巧等,而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择业观念等方面介绍较少,且多为授课老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效果有限;二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缺乏连贯性、实践性,部分高校多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在大一新生阶段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即将步入大四的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大二大三时期则基本未涉及相关内容,且多为课堂讲授知识,缺乏真正的实践应用环节;三是师资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课程均由高校辅导员担任,高校辅导员对学生情况较为熟悉,对学生就业心理把握较准确,责任心强,思想素质高,但是由于日常工作较多,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认真研究此门课程,且在教育学、人力资源学、心理学及国家最新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趋势等方面较为缺乏,有待加强[2]。
李克强总理xx年9月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xx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同时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4]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xx-2025年)》中说到:“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针对青年就业创业,“国家将推动完善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加强青年就业服务;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推动青年投身创业实践;加强青年就业权益保障,通过实施以上措施,最终达到青年就业比较充分,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在较高水平;青年就业权利保障更加完善,青年的薪资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青年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创业活力明显提升的发展目标”[5]。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于就业创业非常重视,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平台,作为大学生需了解相关政策,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与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全面开展职业发展指导和创业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和就业观念”[6]。《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中说到:“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便是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各种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做贡献;提供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并深化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成才观。”[7]
4.1用职业生涯规划浸润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