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环境下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浅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络的环境下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浅谈
[摘要]在电子资源数量激增而图书馆经费相对缩减的新形势下,应当科学的建设数字馆藏,以提高馆藏质量。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资源建设
Abstract: Have a soaring quantity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bu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at reduce of funds, we should scientific construct the digital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in storage.
Keywoeds: University Library;Resource development
网络环境下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已成为图书馆建设发展的主流,许多高校在数字资源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一些重点高校图书馆每年用于购买数字资源的经费达百万元以上。大量数字资源的引进,给教学和科研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面对多样化的信息及拮据的经费,图书馆该如何选购资源以满足读者需求?笔者认为,图书馆必须根据自身的需求与目标,了解所服务读者与环境的特性,建设适合本馆的数字资源,才有可能达到服务读者的终极目标。
图书馆发展数字馆藏的原因,可归纳为:信息科技的进步、电子出版的盛行、网络资源的成长与读者使用习惯的改变。一般而言,数字馆藏建设的方式有下列几种途径:(1) 向出版商购买电子出版品;(2) 将图书馆实体馆藏数字化;(3) 运用网络上现成免费的资源。
一、数字馆藏类别
依据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ISO2789,将数字图书馆服务划分为OPAC服务、图书馆网站服务、数字馆藏、数字文献传递(中介)、经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等七种服务类型。其中,数字馆藏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被进一步细分为数据库、电子连续出版物、数字文献三部分。其中数据库分全文数据库、文摘、索引数据库及其他类型数据库;数字文献包括电子书、电子专利、网络视听文献和其他电子形态的报告、预印本等文献。
(一)数据库(Database)
指以电子化方式存贮数据或纪录(含事件、书目资料与内文)之集合,具使用者界面及检索软件。数据库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全文资料库:包含专书、报告、期刊论文等原始文本、乐谱、地图或图片的资料库。
2.索引摘要资料库:指经持续分析汇整期刊或其他出版品所得之参考书目资料库。
3.其他资料库:包括描述性信息或数据资料的参考资料库。
(二)电子化期刊(Electronic Serials)
指将原本纸本期刊改以电子化形式出版,或以电子形式出版的连续性出版品。
(三)数字文献(Digital Documents)
指由图书馆自制或取得之特定内容的数字化资料,并列为馆藏者。大致分为以下四类:1.电子书
指类似纸本书籍形式,其文本可以搜寻之数字化文献,包含电子化的学位论文。
2.电子化专利文献
是指政府授予发明者独占使用权或发明认证,含其相关文件,是属于特殊文献资料,有纸本、微缩及电子化等不同载体形式。
3.网络视听文献
指必须使用设备阅读或聆听之视觉或听觉资料,以声音、图片为主。计算视听资料时,可分别统计网络使用或单机使用的数量。某个图书馆曾经问到,网络上或数字化的视听媒体要归到哪里去,如果从这个标准看起来,应该归在数字文献里面。
4.其他数字文献
指除了电子书、网络视听资料或电子化专利以外的数字文献,如电子化的报告、预(或试)刊本、地图资料或乐谱等,不是前面规范的资料。在统计上这些数字资料全部归入其他数字文献。相关的统计数据不包括资料库及电子化期刊,它把这两项抽离出来另外做统计。
我国高校图工委及CALIS管理中心2004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将数字资源划分为四种类型:电子书、电子刊、二次文献数据库、其他数据库。相比之下,标准ISO2789提供的归类划分更为清晰明了、考虑周到、覆盖面广、便于统计。
二、选择数字馆藏的考虑事项
(一)学科内容
根据数据库商提供的有关资料确定该数据库是否与本校课程设置密切相关,继而决定是否参加试用。要了解学校的发展方向,做到资源建设与学校的学科发展方向相一致。为了保证各学科的平衡发展,我们既要保证传统特色学科文献资源,又要注意倾斜弱势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文献资源;既要保证基础学科的文献资源,也要注重高层次(科研)学科的文献资源。
(二)征求意见
许多图书馆都有“学科馆员”,其任务是建立与对口院系的固定联系,负责试用、评价对口院系学科的参考工具和电子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