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pdf
如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发现、分析、
研究、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指
导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需
要共同研究的课题。只有形成综合研究效应,党和政府的农村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也才能保证农村教育在新农
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1.建立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
农村教育比城镇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
为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所致。因此,怎样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教
育经费保障机制,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证教育的公平性,
实现其协调发展的关键。
2.解决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
教师的工资待遇是保证教师队伍稳定以及教师工作积极性
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加
大扶持力度的办法:由中央财政负担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财政
部门负担该省省级贫困县教师工资中超出当地财政支付能力的
那一部分;而对于经济发展最薄弱、人口稀少的地区,义务教
育阶段学校教师的工资,则可采取全部由中央和省级两个部门
共同负担的办法。这样,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才有可能彻底
解决。
3.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中小学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维护、
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
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是应当将一部分资源用于学
校的房屋、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上。对此,国家应
加以重视,制定有效的政策。比如,可以将改善农村学校教学
条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预算,设立农村中小学校舍及教学基础
设施设备改造专项资金,并将其列入教育事业发展计划之中。
而各级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将政策落实到位。比
如,按规定给学校划拨扩建、新建校舍所必须的土地,将专款
专用的资金及时足额地发放下去,以保证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工
作的顺利进行。
4.吸引教师到农村工作,重视农村教师素质培养
通过国家采取必要措施,各级政府制定出可行方案,吸引
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解决农村教师向城
市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在职教
师的再培训,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水平,全面提高
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5.建立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教育投入体制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是:中央财政负担
2%,省地负担11%,县负担9%,乡镇负担78%。为确保对农村
教育教育投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建立起以中央和省级政
府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体制是十分必要的。?3;另外,还
应减少经费流动的中间层次,以防止经费在流动中被层层截留。
如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一)定向培养农村小学专任教师
现在留在乡村一级小学任教的老龄教师,多为当年的定向
培养师范生,来源于当地的各村点,在家门口工作,思想波动
较小,能安心扎根于农村。自治区也于2013年启动实施农村
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建议上级部门加大此项工作的力
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和长制机制,确保乡村小学
教师能有稳定的来源,“来得了”,“留得住”,从源头上解
决我区乡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的问题。
(二)实行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
健全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城区的优质学校要定期到对
口的农村薄弱学校支教交流,把先进的教学经验输送到农村,
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帮助农村教师整合学科结构,提高教
学质量。农村教师也要到城区学校进行跟班学习,把优质学校
的先进管理和教学经验带回本校,以点带面,逐步提高本校的
教育教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
的需求。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要认真落实此项工作,真抓实
干,不走过场,做出成效。
(三)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切实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农村教师的各项
待遇,不断缩减城乡教师的待遇差距,缩减教育与其他行业的
待遇差距,采取优先向农村适度倾斜的激励政策,增强乡村教
师的职业吸引力,让乡村教师能有安心的教育环境,能够安居
乐业,确实保障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教
师流失问题。
(四)科学配备教师编制
根据当前农村教育现状,重新核定乡村学校教师编制,合
理配备学校教师,特别是英语、信息技术等紧缺教师,把立志
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一代引进农村薄弱学校,促进学科教学全
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