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楼的种植技术及培育.pdf
前言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宁蒗县委、政府把中药材种
植作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和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种植产业来扶持,农民
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宁蒗县种植的中药材种类有续断、重
楼、金铁锁、附子、草乌、雪上一枝蒿、玛卡、当归、木香、天麻、白术、黄苓
等20余种。据2012年11月统计,种植面积较大的中药材有续断16840亩、滇
重楼702亩、云当归566亩、云木香2500亩、杜仲1138亩、附子2150亩、金
铁锁42亩、其他2806亩,合计26744亩。其中,滇重楼又叫独角莲、七叶一枝
花、重楼一枝箭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云南白药”、“宫血宁”等国家保
护中药的主要成分之一,药用部位为滇重楼的干块茎。滇重楼味苦、微寒,有清
热解毒、消肿止血、凉肝定惊等功效。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显现。野生
滇重楼经人工驯化栽培,已获成功,并在栽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实践经验,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本书就主要介绍野生滇重楼的培育技术与防治病变的详细介
绍。
本书主要从选地整地、培育壮苗和病虫害防治、滇重楼的利用与存在问题、
影响滇重楼的产量和品质因素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第一章选地整地
滇重楼属喜阴植物,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灌溉方便、有机质含量较
高、含腐殖质较多、地势平坦的砂质壤土种植。选好种植地后要进行土地清理,
认真清除残渣、杂质,并用火烧净,减少或防止翌年病虫害的发生。整地前施充
分腐熟的农家肥30~45t/hm2,深翻30cm。对过度偏酸的土壤可撒生石灰约150
kg/hm2调节[1]。根据地块的坡向山势做畦,按宽1.2m、高25cm做畦,畦沟
和围沟宽30cm。因滇重楼忌强光直射,应在播种或移栽前搭建好遮荫棚,铺盖
遮荫度为70%的遮阳网。
滇重楼为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之一。我国
重楼种类较多,云南有24种,例如:滇重楼、多叶重楼、毛重楼、白花重楼、华
重楼、短瓣球药隔重楼、黒籽重楼、无瓣黒籽重楼、华叶重楼、狭叶重楼,海南
重楼,凌云重楼,南重楼等,各地别名也不少,如:蚤休、九道箍、白草河车、
独脚莲、金钱重楼、轮叶玉孙等。在宁蒗县海拔1400~2600米山区的绿阴树丛潮
湿地带,能找到野生重楼,这说明,重楼适宜在宁蒗县种植生长。在宁蒗县种植
的重楼品种主要有滇重楼和毛叶重楼两种。据云南省农科院高山植物研究所的专
家介绍,宁蒗县种植重楼品种多为滇重楼,药用效果和质量较好,是粉质重楼。
第一节选地整地
仿野生重楼原生环境、人为创造重楼驯化栽培生态环境。根据野生重楼的生
长习性,首先要选择日照较短的背荫缓坡地或平地,要求土壤疏松,富含腐殖质,
土质湿润,有排灌条件的地块种植。选好地块后于秋冬季深翻土壤20~25厘米,
结合整地每亩重施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过磷酸钙20~0kg,硫酸钾20~30kg同
土壤混合均匀,整平作畦,拉线起垄,垄面宽__120~150cm,垄面呈龟背形,四
周开好排水沟待种。
第二节滇重楼的生态习性
一、地理环境
野生的重楼生长在海拔1400~3100米的山区树林阴湿地,为喜荫草本植物。
二、土壤
适宜生长在土壤腐殖质丰富的壤土、灰泡土和砂质壤土中,在碱性土壤或粘
土中尚末发现有野生滇重楼生长。
三、水分
野生滇重楼生长于山谷阴湿地,山溪沟边阔叶林下,所以,对水分要求是既
怕干又怕积水,土壤保持湿润。
四、温度
重楼植株较耐寒,霜降节令前后开始消苗,地下块茎耐低温储藏,不影响来
年出苗。
五、光照
重楼生长在阴山面,属喜荫植物,喜欢树荫下散射光照,忌强光直射。
第二章培育壮苗
第一节滇重楼的特征特性
一、滇重楼的性味及功能
滇重楼性微寒,味苦,有小毒。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
肿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急性腮腺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惊风抽搐等
症。现代药理试验发现,滇重楼提取物对多种人体肿瘤细胞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二、植物学特性
滇重楼为百合科重楼[(ParispolyphrllaSmith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