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基础第五章装卸搬运.ppt
4.缩短搬运距离在工厂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总要发生一定距离的水平位移,在物流据点,由于收发保管作业的要求,货物也要发生一定距离的水平位移。这种位移是通过搬运完成的。搬运距离应该越短越好,缩短搬运距离,成为人们实现搬运会理化的主要目标。其效果是节省劳动消耗、缩短搬运时间、减少搬运中的损耗。影响搬运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工厂和物流据点的平面布局与作业组织工作水平。5.提高物料的活性指数被装卸搬运物料的放置处于什么状态,对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关系甚大。为了便于装卸搬运,总是期望物料处于最容易被移动的状态,物料放置被移动的难易程度,称为活载程度,亦称活载性或活性。日本物流专家远藤健儿教授把物料放置的活载程度分为0、1、2、3、4五个等级,该数值称为活载性指数或活性指数。各个等级物料放置状态如图所示。图2物料放置活性状态示意图6.实现省力化装卸搬运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装卸搬运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少数工厂和仓库向着装卸搬运自动化迈进。但从国内外的实际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装卸搬运作业,是靠人工完成的。因此,实现装卸搬运作业的省力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实现装卸搬运省力化,我国在许多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第三节装卸搬运管理作业速率。按物料及物流速度、进出量要求确定是高速作业还是平速作业,是连续作业还是间歇作业。43作业运动方式。根据作业场地、作业地规划,确定作业时运动方式,一般典型运动方式有三种,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斜面运动。2明确是单纯的装卸或单纯的搬运,抑或需要更为机动一些的装搬多功能机具。作业性质。1装卸搬运机械选择在物流各个环节,选择装卸搬运机具主要依据以下5个条件:搬运距离。一般搬运距离在500米以下,可分为若干距离范围,以此选择不同搬运能力的机具。65作业对象体形及重量。按作业对象体形可分为粉粒体、液体、散块体、包装体等,包装体又分为袋装体、箱装体、罐装体等不同类型,这些都是选择机械及工作方式的依据。第五章
装卸搬运知识要求01添加标题掌握装卸搬运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02添加标题熟悉装卸搬运的几种方式03添加标题认识一些常见的装卸搬运技术04添加标题技能要求05添加标题判断装卸搬运的合理性06添加标题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配套装卸搬运机械07添加标题科学地进行装卸搬运人员及线路确定08添加标题物品装卸搬运活动渗透到物流各环节,各领域,是联系物流活动各子系统的功能,是物流顺利进行的关键。装卸搬运活动伴随着物流的始终,成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条件,保证物流质量最重要的物流环节之一。2002年美国西海岸大罢工2002年在新合同即将到期前,劳资双方发生纠纷。就双方在是否允许港口货运站采用新技术、工人的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关键问题上发生了分歧。2002年9月27日,太平洋海洋运输协会通知10500名工人全部“临时下岗”36小时。受此影响,海运协会旗下的西海岸29个港口全部封港。美国经济每天蒙受高达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加上与之相关的经济损失,每天的损失高达20亿美元。第一节装卸搬运概述装卸搬运概念装卸(loadingandunloading)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概念涵义:物品以垂直方向为主的空间位移装卸是从原材料输送给工厂开始,到生产领域或商品消费者手中的全部流通过程中,伴随包装、保管、运输所必须进行的活动。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搬运(handing/carrying)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概念涵义:物品以水平方向为主的空间位移。搬运的“运”与运输的“运”的区别在于:搬运是在同一地域的小范围内发生的;运输则是在较大范围内发生的,两者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中间并无一个绝对的界限。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在实际物流操作中,两者密不可分、伴随发生。因此,在物流学科中作为一种活动来对待,即把某一物流节点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活动,统称装卸搬运。在企业的整个物流供应链中,装卸搬运是发生频率最高的一项作业,当商品运输或商品储存等作业发生的时候,装卸搬运就会发生。它的质量与速度的好坏严重影响着物流成本与速度的高低。我国铁路运输的始发和到达的装卸作业费≈20%运费,船运占40%。在商品的装卸过程中,需要接触商品,是物流过程中造成货损、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