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表格中公式大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窗体底端
Excel常用电子表格公式大全
查找重复内容—条件格式)公式=COUNTIF($D$2:$D$500,$D2)=2
数据--筛选--高级筛选--输入数据区域--勾选选择不重复记录--确定
问:举报违规检举侵权投诉|EXCEL表的客户名录,如果区分是否重复
在客户名录后面一列(假设为B列)输入=if(countif($B$1:B1,B1)1,重复,不重复)
EXCEL条件格式教程: 用条件格式辨别重复数值
? 在excel2003中,我们会发现辨别一个范围中的重复数值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使用下面的条件格式公式。在该例子中,格式应用于范围A1:G2中所有非惟一单元格中
=COUNTIF($A$1:$G$12,A1)1
在一个范围中只对非重复数值应用格式,使用下面的公式
=COUNTIF($A$1:$G$12,A1)=1
实例:
将A1:G2中的重复值添加特殊的格式。
1.选择要设置交替行阴影的单元格区域A1:G2,点击菜单栏的“格式”——“条件格式”,将弹出“条件格式”对话框。
2.在“条件格式”对话框中的“条件1”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公式”,然后在公式输入框中输入公式“=COUNTIF($A$1:$G$12,A1)1”,并设置其格式为蓝色加粗。然后添加“条件2”公式为“=COUNTIF($A$1:$G$12,A1)=1”,并设置其格式为红色加粗。
3.点击“确定”按钮关闭“条件格式”对话框。效果如图所示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 =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 =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 =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 =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 =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 =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 =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 =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 =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
(7) =COUNTIF(K2:K56,60) ——求K2到K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3单元格;
说明:COUNTIF函数也可计算某一区域男、女生人数。
如:=COUNTIF(C2:C351,男) ——求C2到C351区域(共350人)男性人数;
9、优秀率: =SUM(K57:K60)/55*100
10、及格率: =SUM(K57:K62)/55*100
11、标准差: =STDEV(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人)的成绩波动情况(数值越小,说明该班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较小,反之,说明该班存在两极分化);
12、条件求和: =SUMIF(B2:B56,男,K2:K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