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圆锥和角度公差与检测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角度公差 GB/T11334—2005中规定的圆锥角的公差数值同样适用于棱体角,此时以角度短边长度作为基本圆锥长度。 * 第三节 角度与角度公差 GB/T1084—2000对金属切削加工的圆锥角和棱体角,包括在图样上注出的角度和通常不需要标注的角度规定了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该极限偏差应为一般工艺方法可以保证达到的精度。应用中可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从标准中所规定的四个未注公差角度的公差等级(精密级f、中等级m、粗糙级c、最粗级v)中选取合适的等级。 * 第四节 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 第五节 角度和锥度的检测 量规检验法 大批量生产条件下,圆锥的检验多用圆锥量规。 圆锥量规用来检验实际内、外圆锥工件的锥度和直径偏差。检验内圆锥用圆锥塞规,检验外圆锥用圆锥环规,如图7-16所示。 * 图7-16圆锥量规(Z-允许轴向位移量) Z 圆锥塞规 Z 圆锥环规 间接测量法 通过平板、量块、正弦规、指示计和滚柱(或钢球)等常用计量器具组合,测量锥度或角度有关的尺寸,按几何关系换算出被测的锥度或角度。图7-17用正弦规测量锥度 图7-17所示是用正弦规测量外圆锥锥度。测量前先按公式h = Lsinα(式中α为公称圆锥角;L为正弦规两圆柱中心距)计算并组合量块组,然后按图7-17进行测量。工件锥度偏差△C = (h a-h b) 式中h a、h b分别为指示表在a、b两点的读数,为a、b两点间距离。 * α h a b l 图7-17用正弦规测量锥度 * 用圆柱测外圆锥角 * 用钢球测量内锥角 Sin = 第六章圆锥和角度公差与检测 学 习 指 导 圆锥和角度在机械中是典型的结构。圆锥配合有其独特的有点。但与圆柱体相比,圆锥的制造要复杂些,所以应用不如圆柱体广泛。通过本章学习,读者应了解圆锥配合的特点、基本参数、形成方法和基本要求;了解圆锥几何参数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掌握圆锥公差的项目和给定方法;初步掌握圆锥公差的选用和标注方法;了解棱体角度和角度公差的基本知识;了解角度和锥度的主要检测方法。 一、圆锥及其配合的基本参数 1.圆锥的基本参数 (1) 圆锥角 指在通过圆锥轴线的截面内,两素线之间的夹角,用?表示。 (2) 圆锥素线角 指圆锥轴线与其轴线的夹角,它等于圆锥角之半。 (3)圆锥直径 指与圆锥轴线垂直的截面内的直径。 (4) 圆锥长度 指圆锥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所在截面之间的轴向距离。 (5)锥度 指圆锥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对圆锥长度之比,用C表示。 * 第一节 圆锥与圆锥配合 一、圆锥及其配合的基本参数 2.圆锥配合的基本参数 (1) 圆锥配合长度 指内、外圆锥配合面间的轴向距离,用H表示。 (2) 基面距 指相互结合的内、外圆锥基面间的距离,用a表示。 * 第一节 圆锥与圆锥配合 二、锥度与锥角系列 为了减少加工圆锥工件所用的专用刀具、量具种类和规格,满足生产需要,国家标准GB/T157——2001规定了一般用途的圆锥的锥度与圆锥角系列。 选用时,优先选用第一系列,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选第二系列。 国家标准还规定了特殊用途圆锥的锥度与圆锥角系列,通常只用于表中最后一栏所指的范围。 * 第一节 圆锥与圆锥配合 三、圆锥配合的种类 1.间隙配合 这类配合具有间隙,而且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间隙大少可以调整,常用于有相对运动的机构中。 2.过盈配合 这类配合具有过盈,它能借助于相互配合的圆锥面间的自锁,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来传递转矩。 3.紧密配合(也称过渡配合) 这类配合接触紧密,间隙为零或略小于零,主要用于定心或密封的场合。 * 第一节 圆锥与圆锥配合 四、圆锥配合的形成方法 1.由内、外圆锥的结构确定装配的最终位置而形成配合。 2.由内、外圆锥基准平面之间的尺寸确定装配后的最终位置而获得的配合。 3.由内、外圆锥实际初始位置开始,作一定的相对轴向位移而形成配合。 4.由内、外圆锥实际初始位置开始,施加一定装配力产生轴向位移而形成配合。 * 第一节 圆锥与圆锥配合 五、圆锥配合的基本要求 1.圆锥配合应根据使用要求有适当的间隙或过盈。 2.间隙或过盈应均匀,即有接触均匀性。 3.有些圆锥配合要求实际基面距离控制在一定范围。 * 第一节 圆锥与圆锥配合 六、圆锥配合的误差分析 1.直径误差的影响 2.圆锥角误差的影响 3.圆锥形状误差对配合的影响 * 第一节 圆锥与圆锥配合 * 第二节 圆锥公差及其检测 一、 圆锥公差项目 《圆锥公差》(GB/T11334—2005) 规定了四项圆锥公差项目: 1. 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