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经济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A.各种经济关系
B.特定的经济关系
C.经济法律关系
D.一切经济利益关系
答案:B
解析:经济法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并非各种经济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后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并非调整对象。所以选B。
2.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
A.10%
B.20%
C.30%
D.50%
答案:B
解析:《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所以选B。
3.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是指()
A.为消费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B.为生产经营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C.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D.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答案:D
解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不包括为生产经营目的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所以选D。
4.下列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A.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B.季节性降价销售商品
C.商业贿赂行为
D.虚假宣传行为
答案:B
解析:季节性降价销售商品是正常的市场经营行为,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均违反了市场竞争规则,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以选B。
5.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
A.13%
B.17%
C.6%
D.3%
答案:B
解析: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13%是低税率,6%和3%是征收率。所以选B。
6.下列属于商业银行的是()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答案:C
解析: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是政策性银行,主要服务于特定的政策目标。中国工商银行是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从事多种金融业务。所以选C。
7.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A.8小时
B.9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答案:A
解析:《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所以选A。
8.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A.一倍
B.两倍
C.三倍
D.四倍
答案:C
解析: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所以选C。
9.下列不属于企业破产财产的是()
A.宣告破产时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
B.破产企业在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
C.应当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
D.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
答案:D
解析: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担保权人对该担保物享有优先受偿权。宣告破产时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破产企业在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应当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均属于破产财产。所以选D。
10.下列属于宏观调控法的是()
A.反垄断法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预算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答案:C
解析:预算法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规范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等宏观经济调控活动。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市场规制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所以选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和()。
答案: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
解析: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强调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主体的责任、权力、利益和效益要相互统一,是经济法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
2.公司的设立方式有发起设立和()两种。
答案:募集设立
解析: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
3.消费者的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和监督批评权。
答案: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解析:这是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权利,保障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