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神障碍第三章之症状学.ppt

发布:2016-06-23约3.37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情感波动性障碍 易激惹:轻微刺激—强烈情绪体验,不同疾病表现不同。 情绪不稳定(情绪变化无常) 情绪麻木:功能性抑制状态 病理性激情:突然、强烈、短暂的情感暴发状态,常伴冲动伤人行为。发作后有遗忘。 情绪淡漠:如“一潭死水” 精神障碍症状学 精神障碍第三章之症状学 如何判断某一精神活动是正常? 纵向比较:即与过去一贯表现比较,是否 明显改变。 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 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处境具体分析判断。 结合出现频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 检查方法:交谈和观察 精神症状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疾病在诊断中的地位。虽特异性低,但是精神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学习方法:按心理过程(知、情、意)逐一学习。 (一)概 述 精神症状的本质: 是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必有其物质基础,只是严重程度与性质不一。 症状的内容随时代演进而变化,表达的是客观现实的内容。 特点:①其表现与客观环境不相符。 ②其出现与消失不能自控。 ③患者痛苦、社会功能受损。 感知觉障碍: 感觉: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色、味、触) 常见感觉障碍:①感觉过敏(多见于神经症) ②感觉减退(多见抑郁、木僵) ③内感性不适(牵拉、游走) 知觉:是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作为一个整体的综合映象在头脑中的反映。(具有整体性、恒常性)。 常见知觉碍:*⑴错觉:错听、错视 生理性:“草木皆兵”,以纠正或消除 病理性:错听、错视多见谵妄等。 *⑵幻觉:幻听、幻视、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感知觉综合障碍:对事物本质正确认识,对事物的部分属性产生歪曲知觉。 空间知觉障碍-视物变形症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似曾相识症、度日如年 运动感知障碍-眼前的房屋在移动 周围环境感知障碍-非真实感 体形感知障碍-头变大、腿变得很细 客观事物 错误感知 例子 感知觉综合障碍 存在 个别属性 手一只长一只短 错 觉 存在 整体属性 把某人看成树 幻 觉 不存在 整体属性 凭空看见一个人 病例: 患者:男,27岁,精神分裂症 近半年来自言自语或莫名其妙发笑,他告诉医生:“有仙人和我讲话,讨论地球的管理;表扬我做事认真;还说华亭宾馆是我名下的财产,叫我去看看。”患者对此坚信不疑,要求全家人去住宾馆,并邀请医生一起去。 思维障碍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应,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通过联想和逻辑的过程来实现。 思维活动特征: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速度加快和量的增加,常伴随境转移,音连意连。 思维迟缓—言语缓慢、应答迟钝。 思维散漫:每句成立,但句句无联系,无中心思想。 思维贫乏---联想数量减少,概念缺乏。 病理性赘述---联想迂回曲折,“拖泥带水” 病理性简述---陈述简单,概念减少 思维中断、被夺:思维被人擦掉,被“吸走” 矛盾思维 强迫观念(思维、穷思竭虑、怀疑、回忆、意向) 强制性思维 象征性思维: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混淆。如经常反穿衣服以表示“表里合一,心地坦白” 语词新作:自创符号、图形表达概念。 破裂性思维:词词无联系,句句无联系。 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错误 病例:女,23岁,精神分裂症 患者在查房时主动谈道:“我1997年去澳大利亚留学的。现在我很高兴。你们吃过早饭吗?上海的空气很差。前几年国家形势大好…”医生问:“你最近睡眠好吗?”患者答:“早晨心情好。2+2=4”。 病例:女,30岁,精神分裂症 患者在查房时不断向医生表示“我有罪,我有罪”,医生询问她有什么罪,她答道:“我一有什么想法,所有的人就都知道了,你们医生都明白的,何必故意来问我。”患者坚信她的思想不说出来别人都已经知道了。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妄想是一种病理信念,其内容与事实不符,与患者的文化水平及社会背景也不符;患者坚信不疑,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纠正;妄想的内容与自我有关。 妄想的诊断意义:在于它的发生方式、结构、与整个性格的关系,与其他症状综合分析。 按起源及相关因素分类 原发性妄想:直接、突然、无原因。 (妄想心境;妄想表象;突发性妄想观念;妄想知觉) 继发性妄想:继发于其他心理过程障碍的妄想。(情感、知觉、意识、智能、强烈的精神刺激、暗示)。如夸大、自罪、被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