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常用仪器使用及玻璃器皿准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一 常用仪器使用及玻璃器皿准备(2学时)
实验目的: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洗刷、包装、灭菌;主要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物品:各种玻璃器皿。
1.试管:共60支,每屋30支;
2.平皿:共60支,每屋30支;
3.烧杯:达大中小个4个,每屋2个;
4.量筒:50ml、200ml的个4个,每屋2个;
5.三角瓶:250ml、500ml各4个,每屋2个;
6.吸管:1ml、5ml、10ml共个10支,每屋5支;
7.报纸:共30张,每屋15张;
8.脱脂棉:共2包,每屋1包;
9.曲别针:20个,每屋10个;
10.废旧针头:20个,每屋10个;
11.邦绳:1卷,分2份;
12.洗衣粉2袋,每屋1袋;
13.试管刷:大中小个数把,每屋个5把;
14.每屋一个大塑料盆;
二、实验内容:
(一)玻璃器皿的类别、规格的识别和使用说明
1.培养皿:
常用的是直径9cm,高15mm。
2.试管:常用中管,13-15mmX100-150mm。
3.Eppendorf管:1.5ml、0.5ml规格。
4.玻璃吸管:常用有刻度吸管。0.1ml、1ml、2ml、5ml、10ml。
5.移液抢:又称微量洗液器。1-10微升、2-20微升、20-100微升、1000微升等。
6.三角瓶与烧杯:25ml、50ml、100ml、150ml、200ml、250ml、500m、1000ml、2000ml等。
7.注射器:1、2、5、10、20、25ml、50ml等。
8.试剂瓶:关口与小口。
9.玻璃缸:放消毒液消毒载玻片、吸管等。
10.载玻片和盖玻片:
11.双层瓶:
12.滴瓶:装染料和试剂。
(三)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
1.注意事项:
(1)用过的玻璃器皿必须及时洗刷处理。
(2)油污染的和非油污染的玻璃器皿要分开处理。
(3)对微生物污染的玻璃器皿,要现用5%石碳酸、3%的来苏尔消毒。
(4)防制玻璃器皿的损坏。
2.洗涤剂的种类:
(1)水:
(2)去污粉:含碳酸钙、硫酸镁、硼砂等,具有摩擦去污作用。
(3)肥皂:油滞污染的器皿。
(4)洗衣粉:对带油的玻璃器皿洗刷效果好。
(5)洗涤液:常指含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用于玻璃器皿、搪瓷制品。
(6)弄硫酸与强碱液(40%):器皿上粘油焦油、凡士林、树脂类物质,可以用上述溶液洗涤。
(7)有机溶剂:汽油、酒精、二甲苯等。用于洗涤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污染。
3.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
(1)新购置的玻璃器皿:用2%的盐酸溶液浸泡数小时后,再用水充分洗涤后用。
(2)用过的玻璃器皿:培养过细菌的试管、平皿讲其培养物倒掉后另行处理。对于试管和平皿直接进行煮沸处理。如果培养的是病原微生物,那么必须进行高压灭菌之后才能洗涤。若果固体培养基没有及时洗涤,干燥以后,将其蒸煮,趁热倒掉培养物后再行洗涤。
洗涤是一般用试管刷。
(3)吸管的洗涤:
(4)载玻片与盖玻片:一般直接放入95%的酒精中浸泡,用时用镊子夹起,再酒精等上将酒精点着,熄灭后可以用。
盖玻片用水煮沸后,拿出晾干就可以用。
4.玻璃器皿灭菌前的包装:
(1)平皿的包装:
(2)吸管的包装:
5.灭菌:
(四)棉塞的制作技术
(一)棉塞的作用
过滤杂菌、空气流通的作用。所以,松紧适宜。
(二)棉塞的制作技术
做示范。
(五)接种工具
1.接种环:过去用铂金、现在用镍铬丝。
2.涂菌棒:将玻璃棒(5-6mm直径)在酒精喷灯上弯成倒三角形。
(六)常用仪器及其使用要求
1.恒温培养箱:
2.超净工作台:
3.高压灭菌锅;
4.干热灭菌箱:
5.摇床:
6.冰箱:
7.离心机:
实验二 细菌抹片的制备、染色及形态观察(2学时)
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技术程序。
二、原理:
三、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链球菌平板培养物);
(2)革兰氏染色剂(共4套,放于小汤磁盘,包括1瓶蒸馏水放于滴瓶);
(3)其他材料:
显微镜(用生物教研室的);
香柏油与二甲苯(放于双层瓶,共4瓶);
擦镜纸(切成小方块,放于平皿内,准备4个);
接种环(共10把);
载玻片(共2盒,将其分别放于两个250ml烧杯内再放入95%酒精浸泡,每屋一个);
特种铅(共10支,每屋5个);
吸水纸(每屋A4纸张大小5张);
酒精灯(共10盏,每屋5个);
洗瓶(4个,每屋2个);
染色缸(4个,每屋2个)。
纱布:适量。
四、操作
1.制片:载玻片上滴蒸馏水1环——钓取少许菌落——混均——干燥、固定——放于染色缸
2.染色:
初染: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结晶紫染色液,染1min,水洗。
媒染:滴加鲁格氏碘液1min,水洗。
复染:滴加复红染色液3-5min,水洗。
晾干:在空气中晾干或放于温箱中数分钟,或用吸水纸吸干。
3.镜检:先用低倍镜,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