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供应室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操作规范.doc

发布:2018-10-03约7.1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业资料精心整理 下载可编辑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本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5750.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消毒技术规范 卫生部 三、术语和定义 1.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3.洗涤??? 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4.漂洗??? 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5.终末漂洗 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6.超声波清洗器 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7. 闭合 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8.密封 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9.闭合完好性 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10.包装完好性 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11.植入物 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四、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1?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处理。 2? 应根据WS 310.1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 3? 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 310.3的规定。 4? 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5?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6? 设备、药械及耗材应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其操作与使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五?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1? 回收 1.1? 使用者应将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与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放置;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1.2? 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 1.3? 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2? 分类 2.1? 应在CSSD的去污区进行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点、核查。 2.2? 应根据器械物品材质、精密程度等进行分类处理。 3? 清洗 3.1? 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 3.2? 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的清洗。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 3.3? 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清洗操作及注意事项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3.4? 精密器械的清洗,应遵循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4? 消毒 ?我院采用75%乙醇、含氯消毒液浸泡进行消毒。 5? 干燥 5.1宜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金属类干燥温度70℃~90℃;塑胶类干燥温度65℃ 5.2? 无干燥设备的及不耐热器械、器具和物品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进行干燥处理。 5.3? 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管腔类器械,应使用压力气枪或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5.4? 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6? 器械检查与保养 6.1? 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6.2? 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有锈迹,应除锈;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报废。 6.3? 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等安全性检查。 6.4? 应使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 7? 包装 7.1? 包括装配、包装、封包、注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