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隧道窑教学课件.ppt

发布:2019-02-19约1.32万字共1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2、止火温度控制    关系到制品的生烧和过烧。止火温度点一般应控制在最后1-2对烧前,使保温时间在1-2小时之间,具体由窑炉决定,如上下温差大,可适当延长保温时间。 3、气氛气幕      主要是风量及风温的控制 (三)冷却带温度控制 手段 进风量 抽热风量    主要防止产品冷却不均或过快,产品炸裂,控制缓冷区的温度曲线。 方法    主要用控制急冷风机、抽热风机的开度、各抽热风口的开度、窑尾鼓冷风机开度及窑尾封闭气幕的开度大小。 二、烧成带气氛控制 手段 空气消耗系数 气氛气幕 抽力 1、空气消耗系数    α>1,氧化气氛,不要太大,节约燃料,提高温度;    α<1,还原气氛,控制O2及CO的百分含量,强还原时CO%一般控制在2-4%,弱还原略低。 2、气氛气幕    对气氛转换的影响,其风量大小影响温度及气氛制度。  3、抽力:抽力增大,冷风漏入多,不易保证还原气氛。     三、各带压力控制 手段 零压位的控制 进出风量的控制 压力平衡设施 各气幕的控制 1、零压位控制 1)预热带烧成带零压位控制 2)冷却带零压位控制 2、进出风量的控制   应保持平衡,否则影响气氛及温度制度。 3、车下压力平衡控制   维持窑车上下压力平衡,减小上下温差,保护窑车。 4、各气幕控制 2.12 其它隧道窑 一、隔焰隧道窑 1、概念    用隔焰板将燃烧产物与制品隔开,借隔焰板的辐射传热使制品烧成的隧道窑称隔焰隧道窑。火焰在隔焰道内,制品在隧道窑内且不与火焰接触,不用装匣钵。 2、分类 单隔焰道;多隔焰道 3、工作原理    与明焰窑相似,亦分为三带,产品入窑后即被烧成带来的空气预热,并受隔焰板的辐射加热,到烧成带过最高温度,保温后进入冷却带,烟气则在隔焰道内从烧成带向预热带流动,经换热器换热后排出窑外,冷却系统多以间接冷却为主,冷风进入间壁、双层拱或金属排管等进行间接冷却。预热带应设置排湿孔,窑头须用气幕封闭,隔焰道一般只在二侧墙设置,窑顶一般不设,以减小上下温差。烧嘴一般与隔焰道成一角度,以减小对隔焰板的冲击。 4、隔焰板 要求:  导热性好;耐火度高;强度大 常用材质: SiC质,30~65mm厚,高温抗氧化性能差; 耐热钢板或铸铁板,用于低温区; 镁铝质砖,导热系数小,但寿命长,常用于上火道。 SiC导热系数比一般材质大5-10倍,达7-10W/m℃,且强度大,耐火度高,达1600 ℃,但1000 ℃左右易氧化,降低了SiC的使用寿命。 砌筑形式: 多为活砌,不镶嵌进墙体,更换方便,可采用填塞陶瓷纤维进行密封。 形状: 单板型、双壁型、标准型与盒子型。如图示。 5、隔焰窑的优缺点 1)优点 以固体辐射传热为主,传热快,温差小; 不装匣钵,烧成周期短,产品质量好; 可烧劣质燃料。 2)缺点 烧成温度低 不能烧还原气氛; 废气离窑温度高,须进行换热; 隔焰板材质要求高; 结构复杂,维修不便。 隔焰窑的结构见书后附图1-47。 二、推板窑 以推板代替窑车作为运载工具的隧道窑。 1、分类:根据通道的个数 单孔、双孔和多孔 2、工作系统   是一种最简单的工作系统,亦可分为三带。全窑不设风机,依靠烟囱的抽力把冷空气自炉栅下吸入作为助燃风,煤燃烧后的燃烧产物被吸入烧成带,流经预热带,经烟囱排出窑外。制品自预热带入窑与烧成带来的烟气发生热交换,升温而达到烧结目的。制品冷却是依靠自然冷却,即冷风从下部冷风入口进窑,和产品热交换,产品温度下降,窑气温度上升,密度减小,靠浮力从顶部热风出口排出,达到冷却目的。冷却速度依靠改变热风出口或冷风入口的面积即控制空气流速来调节。 3、工作原理  同隔焰隧道窑 4、结构 主要尺寸:长度<30m,内孔尺寸<500×500mm孔数一般不超过32孔。 太长,烟气流动阻力大,烟囱高度大;内孔宽度和高度太大,则窑温不易均匀。 5、优缺点 1)优点 以推板代替窑车作为运载工具,窑具质量小,减少了积散热,可快速升温或冷却; 隔焰,可以烧劣质燃料; 截面小,窑底密封,无冷风漏入,窑温均匀,可快烧。 结构简单,投资小,不用风机,动力消耗小,操作方便,易于机械化和自动化。 2)缺点 隔焰,气氛不易控制; 各孔道温度不均匀,上下孔道温差较大; 推板易磨损,变圆,发生堆叠卡窑事故; 燃烧室过桥砖易断裂,积灰,要定期清灰; 集中排烟,不易控制升温速度; 自然冷却,不易控制冷却速度。 上、下两排烧嘴,烧成带 只有下排烧嘴,仍属预热带 隧道窑内部(窑尾) 窑墙 窑顶 窑车 拖车 窑宽和窑内高等 烧嘴 助燃风管 烧嘴砖 烧嘴的品字形布置 车台面 棚板 * * * * * * * * * * * * * * * 2.6.3 窑尾快冷段 直接冷却,和急冷带一样 冷风的鼓入主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