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螺纹尺寸计算.pptx
5.3螺纹尺寸计算5.3.1螺纹牙型高度车削螺纹时,车刀总的切削深度是牙型高度,即螺纹牙顶到牙底之间垂直于螺纹轴线的距离。根据《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T196-2003)国家标准规定。普通螺纹的牙型理论高度H=0.866P,实际加工时,由于螺纹车刀刀尖圆弧半径的影响,螺纹牙型实际高度为式中, H——牙型理论高度,mm; h——牙型实际高度,mm; P——螺距,mm。
5.3.2螺纹顶径控制在螺纹切削时,由于刀具的挤压使得最后加工出来的顶径塑性膨胀,从而影响螺纹的装配和正常使用,考虑到这个问题,在螺纹切削前的圆柱加工中,先多切除一部分材料,将外圆柱车小,内圆柱车大,这个值一般是0.2~0.3mm。螺纹大径(d大)和小径(d大)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d大=D-0.1Pd小=D-1.3P式中, D——螺纹的公称直径,mm; P——螺纹的螺距,mm。
5.3.3螺纹加工的轴向尺寸确定在加工螺纹时,沿螺距方向(Z向)刀具进给速度与主轴转速有严格的匹配关系。由于螺纹加工开始有一个加速过程,结束有一个减速过程,在加(减)速过程中主轴转速保持不变,因此,在这两段距离内螺距是变化的,如图所示。
车削螺纹时,为了避免在进给机构加(减)速过程中切削,应留有一定的升速进刀距离δ1和减速退刀距离δ2,其数值与进给系统的动态特性、螺纹精度和螺距有关,一般δ1不小于2倍导程,δ2不小于1~1.5倍导程。刀具实际Z向行程(δ)包括螺纹有效长度L,以及升、降速段距离δ1和δ2。δ=δ1+L+δ2式中, δ1——引入(加速段)长度(2~5mm),一般大于2P; L——螺纹的有效长度; δ2——引出(减速段)长度(1~3mm),若有退刀槽,
则为退刀槽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