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8.6-7绘制装配图 读装配图.doc
课号
38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8.6-7绘制装配图读装配图
教具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读装配图的方法及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教学重点
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读装配图的方法及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教学难点
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读装配图的方法及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教学内容
8.6绘制装配图
一、装配图的表达方案
1.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尽可能符合机器或部件的工作位置。当部件在机器上的工作位置倾斜时,可将其放正,使主要装配轴线垂直于某基本投影面,以便于画图。
(2)能较多地反映出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及装配关系。2.其它视图的选择
二、装配图的画图步骤
1.装配图表达方案的确定
2.确定绘图比例和图纸幅面
在表达方案确定以后,根据装配体的大小、复杂程度和视图数量确定绘图比例及图纸幅
3.绘制底稿
装配图应先用细线绘制底稿。
(1)图面布局
(2)画出各视图
4.检查、校对、描深
5.标注装配图上应注的尺寸及配合代号,注写技术要求。
6.编写零件序号、填写标题栏及明细栏,完成全图。
8.7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一、读装配图的基本要求:
1.明确机器或部件的性能、用途和工作原理;
2.明确装配体的结构,了解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3.明确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和作用;想象装卸顺序及方法。
4.明确装配体的使用方法。
二、读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1.概括了解并分析视图
从标题栏、明细栏及有关的说明书和技术资料了解设备的用途、性能和工作原理。
2.深入了解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3.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图8-24机用平口虎钳装配图
4.归纳总结
三、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拆画零件图的要求:
(1)画图前必须认真阅读装配图,全面深入了解设计意图,弄清楚装配关系、技术要求和每个零件的结构。
(2)画图时,不但要从设计方面考虑零件作用和要求,而且还要从工艺方面考虑零件的制造方法。否则将会给生产带来麻烦,甚至造成浪费和损失。
2.拆画零件图要处理的几个问题
(1)零件分类
按照对零件的要求,把零件分成如下几类:
①标准零件标准零件大多数属于外购件,因此不需要画零件图,只要按照标准件的规定标记代号列出标准件的汇总表就可以了。
②借用零件借用零件是借用定型产品上的零件。对这类零件可利用其已有的图样,而不必另行画图。
③特殊零件特殊零件是设计时所确定下来的重要零件,在设计说明书中都附有这类零件的图样或重要数据,应按给出的图样或数据绘制零件图。
④一般零件这类零件基本上是按照装配图所体现的形状、大小和有关的技术要求来画图,是拆画零件图的主要对象。这就要求首先要彻底读懂装配图,根据零件在装配图中的作用及与相邻零件之间的关系,将要拆画的零件从整个装配图中分离出来。例如,要拆画机用平口虎钳中固定钳身1的零件图,首先将其从视图中分离出来,然后想象其形状。
(2)视图处理
拆画零件图时,零件的表达方案是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形状特点考虑的,不强求与装配图一致。在多数情况下,壳体、箱座类零件主视图的方向与装配图一致。
(3)对零件结构形状的处理
在装配图中,对零件上某些次要结构,往往未作完全肯定,对零件上某些标准结构(如倒角、倒圆、退刀槽等),也未完全表达。拆画零件图时,应结合考虑工艺要求,补画出这些结构。如零件上某部分需要与某零件装配后一起加工,则应在零件图上注明。
(4)零件图上尺寸的处理
零件图上的尺寸可通过如下方法获得:
①装配图上已注出的尺寸,在零件图上直接注出。对于配合尺寸,耍查表,注出偏差数值。
②与标准件相连接或配合的尺寸,如螺纹尺寸、销孔直径等,要从相应标准中查取。
③非标准件,但已在明细栏中给定了尺寸的,如弹簧尺寸、垫片厚度等要按给定尺寸注写。
④有标准规定的尺寸,如倒角、沉孔、螺纹退刀槽、砂轮越程槽等,要从有关手册中查取。
⑤除上述尺寸外,零件的一般结构尺寸,可按比例从装配图上直接量取,并作适当圆整。
(5)零件表面结构的确定
零件上各表面的表面结构是根据其作用和要求确定的。一般接触面及配合面的表面结构要求较高,自由表面的表面结构要求较低。但具有密封、耐蚀、美观等要求的表面结构也要求较高,表面结构可参阅相关设计手册选注。
(6)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中占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应结合零件各部分的功能、作用、要求及与其他零件的关系,应用类比法参考同类产品图样、资料,合理选择精度,同时还应使标注数据符合有关标准。
3.拆画零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