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 .pdf
“智能制造”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渐从原来的追求总量增加转向提质升级,作
为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制造业,因为劳动力减少,用工成本增加,竞争压
力加剧,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浙江一直是制造业大省,近几年一直努力进行数字
化改革,并以此为抓手不断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然而,机器取代人工实现自
动化生产,同时也对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减少制造业对就业的吸纳量。
关键词:智能制造;制造业就业;策略
引言
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带来生产力水平提升以及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制造业
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九大以来,以数字经济与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劳动力市场的变革提供了新动能。智能化在
生产活动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企业预期生产利润上升,扩大原有生产规模,同
时也会促进新企业的进入,进而促使资本的投资领域增多,会造就更多的就业岗
位。
1智能制造与制造业智能化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目标,服务于制造业转型的大要求,以实现
智能的生产方式为标志。以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三次工业革命,
曾颠覆与引领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与发展方向,改变了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如今,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世界各国都紧抓
历史机遇,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已先
后提出并实施了与智能制造紧密相关的政策措施。美国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认为,
智能制造是传感、监测、控制和过程优化技术与实践的组合,将信息通信技术与
生产制造融合,实现企业在生产、能耗、成本上的实时管理。
2“智能制造”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
2.1智能化在制造业的应用存在区域差异
在制造业中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应用广泛,很多规模以上企业通过机器
应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缓解了原来的用工荒问题,节约了劳动力成本,为
企业成本管控、改善管理、提高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调研也发现,中西
部地区的企业对于智能技术应用较少,对于技术革新的诉求也比较低,主要还是
在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用工数量不大和资金短缺。
2.2智能化对制造业的就业影响存在行业差异
在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智能化应用带来的就业冲击比较明显,通
过机器加工可以明显减少劳动力就业,像实地调研的一家服装厂,通过引入先进
的自动化裁剪设备,使得原来需要3人的裁剪工序只需要1人完成检验工作即可,
人力成本大大减少,而且生产效率还极大提升,智能化带来的效益提升显而易见。
但是,在汽车制造、信息通讯等行业,往往需要高技能人才,一些技能要求高的
岗位并不能被机器替代,因此智能化对这些行业的就业冲击并不明显,替代效应
不显著。
2.3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影响存在岗位差异
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主要是导致一些基础性工作岗位的就业替代。如加工、流
水线生产岗位往往都是流程化操作、简单重复动作、技术知识要求低,就很容易
被替代,就业量会大幅减少;而诸如数据分析、流程设计、程序优化等方面的工
作岗位的需求反而增加,智能化对制造业就业既有替代又有创造。因此,智能技
术在取代一些岗位的同时,也在创造一些新的岗位,需要企业和个体主动去适应。
2.4企业在对智能化的投入上存在差异
规模越大的企业在智能制造上越是走在前列,并且更积极投身各种研发活动,
在技术、创新上投入的资金比较多,同时这些企业也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转型升级,
在实现生产智能化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组织流程优
化,助推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而转型升级后,企业内部流程更加优化,管理更
加完善,产品成本更加节约,产品竞争优势也更加明显。当然智能化往往需要大
量资金,要承受不低的试错成本,这也是一些小规模企业智能技术应用不广泛、
诉求不高的主要原因。
2.5智能化对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的影响
智能化对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创造效应,可以从两方面分
析。人工智能的通用性特点使其能广泛地运用于制造业各行业,制造业企业在不
断推进智能化的进程中,各类岗位的性质与任务因新技术而重塑,新技术与技术
工人之间产生互补作用,教育、知识及天赋等个体差异使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
导致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其中对于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能的科研工作
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量会逐渐增加。
3“智能制造”对制造业就业影响的对策建议
3.1注重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