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企业股东融资协议书范本.docx

发布:2025-02-24约5.0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股东融资协议书范本

一、协议概述

本融资协议书旨在明确甲方(企业)与乙方(股东)之间的融资关系,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1.1融资目的:甲方因经营需要,向乙方融资人民币______元整(大写:______元整)。

1.2融资期限: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______个月。

1.3融资利率:年利率为______%,按月计息,每月支付利息。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1甲方权利:

2.1.1甲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约定,从乙方处获得融资款项。

2.1.2甲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约定,使用融资款项。

2.1.3甲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约定,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向乙方支付利息。

2.2甲方义务:

2.2.1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向乙方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报表和经营状况。

2.2.2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按时支付利息。

2.2.3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使用融资款项,不得挪作他用。

2.3乙方权利:

2.3.1乙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约定,获得甲方支付的利息。

2.3.2乙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约定,了解甲方的经营状况。

2.3.3乙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约定,要求甲方提供财务报表和经营状况。

2.4乙方义务:

2.4.1乙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向甲方提供融资款项。

2.4.2乙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监督甲方使用融资款项。

2.4.3乙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尊重甲方的经营自主权。

三、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

3.1违约责任:

3.1.1若甲方未能按照本协议约定,按时支付利息,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滞纳金,滞纳金为逾期利息的______倍。

3.1.2若甲方未能按照本协议约定,使用融资款项,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返还融资款项,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3.1.3若乙方未能按照本协议约定,按时提供融资款项,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3.2争议解决:

3.2.1本协议的签订、履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3.2.2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四、其他约定

4.1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4.2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4.3本协议的修改、补充均需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签订补充协议。

4.4本协议未尽事宜,以甲乙双方实际履行情况为准。

甲方(企业):____________

乙方(股东):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

附件:

1.财务报表

2.经营状况说明

3.其他相关文件

五、融资款项的用途和使用

5.1甲方承诺,将按照以下用途使用乙方提供的融资款项:

5.1.1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5.1.2用于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

5.1.3用于购买原材料,确保供应链稳定;

5.1.4用于市场推广,增加品牌知名度;

5.1.5用于偿还现有债务,优化财务结构。

5.2甲方同意,在融资款项使用过程中,应接受乙方的合理监督,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提供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5.3若甲方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融资款项,乙方有权要求甲方立即停止使用,并要求甲方返还已使用的资金。

六、保密条款

6.1双方对本协议内容以及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知悉的对方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

6.2保密期限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至融资款项全部偿还之日止。

七、通知和通讯

7.1双方之间的所有通知、文件和通讯均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按照以下地址送达:

7.1.1甲方:[甲方全称],地址:[甲方地址],联系人:[甲方联系人],电话:[甲方电话]。

7.1.2乙方:[乙方全称],地址:[乙方地址],联系人:[乙方联系人],电话:[乙方电话]。

七、协议的变更和解除

8.1本协议的任何变更或解除,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并由双方签字盖章。

8.2以下情况下,本协议可以解除:

8.2.1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书面解除协议;

8.2.2一方严重违约,另一方在合理期限内未得到补救;

8.2.3由于不可抗力导致本协议无法履行;

8.2.4本协议约定的其他解除条件成立。

八、协议的终止

9.1本协议在以下情况下终止:

9.1.1融资款项全部偿还;

9.1.2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书面终止协议;

9.1.3本协议约定的终止条件成立。

九、适用法律和管辖

10.1本协议的签订、效力、解释和执行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10.2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