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女性劳动思想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 要
女性主义(Feminism )运动在西方历史上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是欧洲启
蒙运动以来人类争取自由解放的众多运动和思潮之一,更是在 20 世纪西方激进
的社会理论和社会运动中的最重要的意识形态之一。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是女
性主义思潮中的左翼,代表了女性主义中最激进的力量和流派。随着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新女权运动的深入,为寻找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探索妇女解
放的途径,部分女性主义者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以期能够从中找到答案。于
是,女性主义者批判地吸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内容,形成
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流派。它是20 世纪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主要围绕着家务劳动,妇女与劳动力市场、私有制、
资本主义与父权制、家庭与意识形态、异化和社会再生产、对待女性问题等众
多以女性的生产劳动为核心的方面展开讨论,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女性劳动思
想进行反思和借鉴。她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的论述,对妇女理论的发展
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恩格斯有关妇女解放的前提条件是妇女重新回到公共
劳动中去的论述,为她们从经济角度研究妇女问题开了先河,但是她们在承认
这是一大进步的同时,也认为这种所谓经济一元论有其局限性。
本文主要以该流派中最关注的和最核心的问题——女性劳动为切入点。在
当今世界女性主义思潮中流派纷呈、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对马克思女性主义进行
科学的界定;从女性劳动与市场、女性劳动与男性劳动的关系、女性家务劳动
等角度,介绍和梳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的主要理论观点;最后结合马克思
主义的相关基本原理与当今世界变化的实际,评析该流派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发展方向和给我们的现实的启迪。
第一部分,通过比较几种女性主义流派的思想,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女性主
义的比较,得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内涵。它在理论基础上是以马克思主义关
于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为理论基础;认为妇女受压迫
起源于私有财产的经济结构,在阶级社会里,大多数妇女解放的关键在于妇女
1
进入有偿劳动市场,在于妇女参与阶级斗争。在问题关注点上,马克思主义女
性主义把分析的重点放在妇女的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包括家务劳动和义务劳
动;在一些国家还把农业劳动包括进来,并把它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联系起
来,认为妇女是廉价的劳动力。它强调要解决妇女受压迫的物质层面的问题,
即妇女进入公共领域和家务劳动、照顾孩子的社会化问题。在妇女解放前提条
件上,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把妇女进入劳动市场、参加社会劳动作为妇女解放
的先决条件。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把私有制作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同时
提出有偿的家务劳动论。她们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观点,认为妇女受压迫
的产生,虽然同男女两性在社会劳动中的分工及其作用相联系,但是私有制才
是妇女被压迫的决定性因素,正是私有制使妇女丧失了劳动的独立性,经济上
完全依附于男人。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即经过市场的创造
价值的劳动,而仅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就是永远不可能
的。同时,她们认为妇女的家务劳动应当是有酬的,即家务劳动虽然没直接经
过市场形成价值而仅表现为使用价值,但是家务劳动也一直在为资本的产生和
社会再生产做出了贡献。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从文化批判立场出发,从性别压迫的角度
提出了对父权制批判的主题,深化了对私人生活领域资本主义压迫的批判;将
家庭这一私人生活领域整合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
会再生产理论和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思想,为传统的基于阶级分析的马克
思主义妇女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想素材。然而,它过于偏重文化和意识形
态领域批判,也缺乏指导当代实践的理论统一性,最终导致该理论的消逝或者
向其他方向转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女性劳动;市场
2
Abstract
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