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璧山3江大坝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管理报告.doc

发布:2017-04-20约3.44万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市璧山县三江水库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三江水利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O一二年 九月 施工概况 1.1工程设计情况 三江水利工程位于重庆市璧山县北部,水库坝址位于璧北地区大路镇三江村,距璧山县城30km,距重庆市68km,三江水利工程(一期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任务以城镇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有改善灌区场镇、农村人畜饮水条件。工程开发的主要任务为农业灌溉、乡镇供水,兼有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水库正常蓄水位为410m,总库容1471万m3,调节库容947万m3,灌溉面积3.994万亩。三江水利工程(一期工程)为Ⅲ等中型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为410m,设计洪水位410.09m,校核洪水位411.04m,死水位392.3m,总库容1471万m3,调节库容947万m3。主要由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岸边式溢洪道及取水建筑物隧洞三大建筑物组成。大坝坝顶高程411.50m,坝顶长123.07m,顶宽8m,最大坝高58.50m,最大底宽185.14m,坝上游边坡1:1.4,下游边坡1:1.75。大坝溢洪道布置在左岸,溢洪道为开敞式砼结构,布置成2孔溢流,溢流净宽为2(孔)×5(m),表孔的堰顶高程为405.00m,孔口尺寸为5m×5m(宽×高),进水渠底板高程402.00m,设计洪水位相应下泄流量250m3/s,校核洪水位相应下泄流量323m3/s,采用挑流消能。取水塔布置在右岸,为圆形钢筋砼结构,最大取水流量为2.61m3/s,取水塔进水口下接取水隧洞,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形,隧洞宽1.5m,直墙高2.0m,圆弧拱顶半径0.75m,洞长170.56m。 趾板设计最低建基面高程355.3m,趾板设计厚度为0.5m,趾板设计宽度分别为5.5m、4m。混凝土设计标号为W8F150C25。面板设计为等厚结构,面板法线方向厚度为40cm,混凝土面板设计为单层双向钢筋,钢筋布置截面中部,面板的周边缝与结构横缝布置保护钢筋,周边保护钢筋的保护层厚5cm,结构纵缝保护钢筋的保护层厚20 cm。面板按张型缝及压型缝分块,压型缝分块宽度为12m,张型缝分块宽度为8m、6 m。混凝土面板主要结构分缝与周边缝主要采用铜止水,临近周边缝8m长增设YH-2橡胶止水,其他部位为单层铜止水。周边缝基础采用沥青砂浆,A、B型缝采用M20水泥砂浆垫层。面板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等级为W8F150C25。 1.2工程施工情况 合同工程于2007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至2011年12月,工程施工形象如下: (1)面板堆石坝工程:坝基础开挖(含趾板)已全部完工;坝体堆石料和排水棱体、过渡料、垫层料由鹰家岩石料场爆破生产,特殊垫层料采用岚峰灰岩骨料场生产的骨料按照设计级配包络线进行掺配,大坝坝体填筑已全部完工;趾板混凝土浇筑已全部完成;面板混凝土浇筑浇筑已全部完工;趾板固结灌浆、帷幕灌浆(除溢洪道段及左岸灌浆平洞)已全部完工;大坝防浪墙混凝土浇筑已浇筑完成。 (2)溢洪道工程:溢洪道基础开挖已全部完成,进水口段左右边墙混凝土浇筑、闸室段闸墩混凝土浇筑完成,渐变段、转弯段、挑流段混凝土浇筑已完成,溢洪道帷幕灌浆已全部完成。 (3)取水工程:基础开挖已完成,塔身、房顶框架梁柱与交通栈桥混凝土浇筑等土建施工已完成。 (4)取水洞工程:取水隧洞开挖、玻钢管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完成。 主要施工方法 2.1大坝基础开挖 2.1.1 施工分期 大坝基础开挖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为截流之前,即2008年5月1日~2008年10月1日。主要开挖了左、右岸坝肩及趾板部分(▽360m以上部分)。第二期为截流后,即2008年10月2日至2008年11月30日,主要开挖了河床段及趾板二次设计后的趾板基础开挖。 2.1.2坝基开挖程序 施工道路修建 覆盖及土方开挖 质编录地 基础初步验收、鉴定 原始地形测量 土石分界线测量 石方开挖 坝基开挖程序框图 2.1.3趾板岩石基础开挖程序 施工测量放样 保护层以上石方开挖 保护层开挖 撬挖层清理 开挖基础初步鉴定 岩石基础开挖程序框图 2.1.4主要施工方法 采用分层及自上而下方式进行开挖,开挖层厚度控制在3m左右。开挖机械设备选用,采用反铲挖掘机挖装,15t红岩自卸车运输开挖渣料至2#号渣场分层堆放,山推220推土机渣场平整。 (1)岩基开挖 坝基岩基开挖,粘土岩基础主要采用手风钻及电钻造孔,一般钻孔深度3m,采用电雷管及非电雷管起爆。距离建基面附近,采用浅孔、小药量爆破,并辅助人工撬挖。 趾板区石方基础开挖,岩石开挖上游侧覆盖层边坡为1:1.5,强风化岩石边坡1:1.0,弱风化岩石永久边坡1:0.5,临时边坡1:0.3;河床段开挖基础高程约在▽287.10m。开挖深度两岸较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