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镀废水处理设计方案.docx

发布:2025-03-19约4.6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项目概述

电镀行业在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电镀过程会产生大量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废水。这些废水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因此,本设计方案旨在针对电镀废水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电镀废水来源及水质特点

(一)废水来源

电镀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清洗水、镀槽排空水、过滤机冲洗水等。

(二)水质特点

1.重金属含量高:电镀废水中通常含有铬、镍、铜、锌、镉等多种重金属离子,这些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难以生物降解。

2.成分复杂:除了重金属离子外,废水中还可能含有酸、碱、氰化物、络合剂等多种污染物,增加了处理的难度。

3.水质波动大:由于电镀生产工艺的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不稳定性,电镀废水的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

三、设计目标

1.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具体指标为pH值6-9,化学需氧量(COD)≤50mg/L,氨氮≤15mg/L,总铬≤1.5mg/L,六价铬≤0.5mg/L,总镍≤1mg/L,总铜≤2mg/L,总锌≤2mg/L,总镉≤0.1mg/L。

2.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处理后的部分中水回用于电镀生产过程中的漂洗环节,减少新鲜水资源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四、处理工艺选择

(一)工艺选择原则

1.高效性: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标。

2.稳定性:处理工艺应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适应电镀废水水质和水量的波动。

3.经济性: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工艺的性价比。

4.环保性:减少二次污染的产生,采用的处理药剂和设备应符合环保要求。

(二)具体工艺

本设计方案采用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相结合的工艺路线。

1.物化预处理

-调节池:用于收集电镀废水,调节废水的水质和水量,使后续处理工艺能够稳定运行。

-中和反应池:通过投加酸碱调节剂,调节废水的pH值至中性,为后续的沉淀反应创造条件。

-絮凝沉淀:向废水中投加絮凝剂,使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形成较大的絮体,通过沉淀作用去除。常用的絮凝剂有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等。

-化学沉淀:针对不同的重金属离子,投加相应的沉淀剂,如石灰、硫化钠等,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或硫化物沉淀,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

2.生化处理

-水解酸化池:将预处理后的废水引入水解酸化池,通过水解酸化菌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接触氧化池:在接触氧化池中,填充一定量的填料,挂膜后形成生物膜。废水在通过生物膜时,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进行新陈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去除部分重金属离子。

3.深度处理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使处理后的水质更加稳定。

-超滤:超滤膜可以截留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胶体和微生物等,进一步净化水质,同时实现固液分离。

-反渗透:反渗透膜能够截留水中的盐分、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使水得到高度净化,满足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五、主要处理设备选型

(一)调节池

1.材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做防腐处理,防止废水对池体的腐蚀。

2.尺寸:根据电镀废水的水量和水质波动情况,设计调节池的有效容积为[X]立方米,尺寸为长×宽×高=[具体尺寸]。

3.配套设备:设置液位计,实时监测调节池内的液位;配备搅拌装置,防止废水在池内沉淀。

(二)中和反应池

1.材质:采用碳钢材质,内衬防腐材料。

2.尺寸:根据废水处理量和反应时间要求,设计中和反应池的有效容积为[X]立方米,尺寸为长×宽×高=[具体尺寸]。

3.配套设备:安装pH值在线监测仪,实时反馈废水pH值,以便自动控制酸碱投加量;配备酸碱计量泵,准确投加酸碱调节剂。

(三)絮凝沉淀设备

1.材质:采用碳钢材质,内衬防腐材料。

2.设备选型:选用[型号]絮凝沉淀池,该设备具有沉淀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其有效容积为[X]立方米,尺寸为长×宽×高=[具体尺寸]。

3.配套设备:设置搅拌装置,使絮凝剂与废水充分混合;安装斜管沉淀区,提高沉淀效果。

(四)化学沉淀设备

1.材质:采用碳钢材质,内衬防腐材料。

2.设备选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