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制度.docx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医院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特制定本护理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护理人员及护理相关工作。
3.管理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遵循护理工作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二、护理组织管理
1.护理管理体系
-建立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由护理部主任担任主任,各科室护士长为成员。负责制定和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审核护理质量指标、定期检查护理质量、分析解决护理质量问题等。
-护理部设主任1名,副主任若干名,负责全院护理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各科室设护士长1名,全面负责本科室护理管理工作。
2.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护理部主任岗位职责
-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全院护理工作计划,定期检查、总结护理工作,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调配及晋升、奖惩等工作。
-组织护理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协调与医院其他部门的工作关系,保障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护理部副主任岗位职责
协助护理部主任开展工作,负责分管的具体工作,如护理质量控制、护理教学、护理信息化建设等。在主任外出时,代理主任行使职责。
-护士长岗位职责
-负责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排班、分工及工作安排,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
-负责本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定期检查护理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关心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好思想工作,提高护理团队凝聚力。
-负责与医生及其他科室沟通协调,保障本科室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护士岗位职责
-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及时与医生沟通,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检查、治疗及抢救工作,负责医疗器械、药品、物品的管理和维护。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正确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
三、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人员配备
根据医院规模、床位数量、护理工作量等因素,合理配备护理人员。病房护士与床位之比不低于规定标准,重症医学科、手术室等特殊科室护士配备应满足工作需要。
2.招聘与入职
-护理人员招聘按照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规定执行,优先招聘具有护理专业学历和临床经验的人员。
-新护士入职后,需参加医院组织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规章制度、护理基础知识、技能操作等,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培训与发展
-制定护理人员培训计划,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培训方式包括院内培训、外出进修、学术交流等。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为期[X]年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管理等方面,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颁发结业证书。
-专科护士培训:选拔优秀护理骨干参加专科护士培训,培养各专科领域的专业护理人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和学术研究,对取得学历提升和科研成果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
4.绩效考核
-建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工作态度、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
-绩效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薪酬、晋升、奖励等挂钩,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护理质量管理
1.质量标准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包括基础护理质量标准、专科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护理安全质量标准等,明确各项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和考核指标。
-护理质量标准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医院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和完善。
2.质量控制
-护理部每月组织一次全院护理质量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等方面,检查结果进行全院通报,并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科室护士长每周对本科室护理质量进行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