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荷花种植实施方案(初稿).doc

发布:2019-07-01约1.5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荷花种植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绿化恢复方案和张掖滨河新区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2012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任务,结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保护湿地资源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重点,自然植被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因地造景、恢复生态”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原生植被恢复与人工种植造景相结合,分区施策、分区管理,以自然分布的湿地植被为主,逐步扩大人工种植植被分布范围。 三、目标任务 计划完成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北码头荷花种植任务22.91亩,每亩栽植荷花2668株,株行距0.5米*0.5米,合计6万株,成活率达到85%。 四、工作步骤与进度安排 1、土地平整 根据国家湿地公园土地现状,荷花种植区域土地平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粗整阶段):从3月1日至4月10日,共40天,完成荷花种植区域地上部分的清理和平整。达到绿化区域视野开阔、土地基本平整的目标。 第二阶段(细致平整阶段):从4月10日至5月1日,共20天,完成荷花种植区域土地的细致平整。根据荷花生长期 “春浅、夏深”的需水特性和种植区现状,以保持种植区原始地貌为原则,采取人工和机械整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整地。整地以块状整地为主,根据荷花种植区现状单块地面积控制在4-5亩左右,耕高1.5米,宽2米,达到种植区土地平整,单块地能够灌水、排水的目标。 五、技术方案 1、整地:粗整阶段以机械整地为主,人工整地为辅。采用块状整地方法,保持种植区原始地貌基本不变为原则。整地范围控制在4-5亩为一个水平面,平整后要抓紧机械耕翻,深度20-30厘米左右。这样有助于荷花的根系发育,耕层偏浅土壤板结严重,影响荷花成活率,因此,要尽量增加耕翻深度,确保土壤墒情。 2、苗木供应: 在5月上旬,当气温达到5℃以上时,从荷花池挖取荷花种苗(种藕严格按优质苗木质量标准选取),运往 3、栽植方法: 将挖取的荷花种苗,按株行距0.5m×0.5m进行开沟栽植,最深不超过20cm,覆土厚度3-5 cm,栽植后加强灌水,水层保持10-15cm 4、抚育管理: (1)、幼苗期管理。当荷花出苗后(露出水面后),加强灌水管理,灌水深度不能淹没荷花幼苗,当幼苗高度达到超过水面5cm时及时加强灌水,随着苗高逐渐加深水面,此时加强灌水非常重要。 (2)、生长期管理。根据荷花生育特性,在春季荷花发芽前灌浅水,加速提高地温,促进荷花发芽,当荷花发芽和生长后,灌浅水10-15cm。6月中旬以后,荷花生长速度加快,需水量增加,所以应采取深水灌溉,水层保持在30- (3)、中耕除草。杂草对荷花的生长不利,尤其是多年生宿根杂草对荷花的生长及为不利,因此要及时清除。荷花生长前期,因荷花根茎幼小不宜喷施除草剂,采取人工拔除的方法进行除草,对于多年生宿根杂草,连同其宿根一并拔除,遏制杂草生长。 (4)病虫害防治。在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很重要的。主要虫害有:蚜虫、金龟子和蝼蛄等,主要病害有:斑枯病和斑点病,都于6-9月发生在植物叶面上,尤以多雨季节发病严重。斑枯病: 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使病斑周围组织坏死,干枯后变成谈褐色至深棕色的轮纹状大块病斑。斑点病: 病斑圆形,直径0.5-8毫米,上突下陷,浅褐色至黄褐色。这两种病对荷花的生长发育和观赏效果均有影响。用25%可湿性多茵灵原粉早晚喷撒在荷叶上,或用甲基托布津原粉喷撒,均可达到90%左右的效果。主要害虫根据危害习性,选择敌杀死、氧化乐果和氧乐菊酯等杀虫剂进行杀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