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俞洁1李华明1王静2林广1
(1.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杭州,310015;2.浙江省环保厅,浙江杭州,310012)
摘 要:通过对浙江省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掌握了浙江省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状况,研究分析了水源地水质现状及空间分异特征, 初步提出了浙江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对策,为政府决策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浙江省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 污染状况;水质状况;保护对策;
Abstract: after the basic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of urban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 of Zhejiang province, knew well about pollution of urban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 analysed the status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quality, and put forward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urban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the superintendence of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had vase importancese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drinking water.
Key words: drinking water source, pollution, status of water quality,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是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基础工作,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的繁荣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早在2005 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 “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国务院在《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要以饮用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自2008年,浙江省按照环境保护部总体部署,开展了县级政府所在地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2010年又进行了数据更新。
1 水源地基本信息
2010年,浙江省共有县级以上城市(即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城镇,下简称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91个,设计取水量1448.0万立方米/日,实际取水量为933.2万立方米/日,总服务人口2789.55万人。水源地类型以湖库型为主,分别占水源地总数的69.2%、总服务人口的65.0%、实际日取水量的57.1%(见表1)。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土地面积约4752.8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约52.8万,农村人口约153.2万。其中,人口主要集中在河流型水源地保护区内,约占保护区内总人口的61.6%、全省总人口的2.3%;土地主要集中在湖库型水源地,约占保护区内土地总面积的89.2%、全省总面积的4.2%。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以林地为主,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3.4
2 水源地污染源状况
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非点源污染源和典型污染源四部分。
2. 1 工业污染源
据调查,保护区内共有工业污染源155家,其中一级保护区内的占44.5%,二级保护区内的占55.5%;涉及饮用水水源地13个,其中一、二级保护区内均存在工业污染源的水源地5个。
从区域看,工业污染源主要集中分布于嘉兴市的水源保护区内,占总数的52.9%,其余分布在杭州市、宁波市、湖州市、丽水市;从水源地类型看,河流型水源地内工业污染源占总数的92.3%,湖库型水源地一般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工业污染源相对较少。
保护区范围内企业以金属制品、机械制造、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等为主,污染物多纳入当地污水管网。
2.2 城镇生活污染源
一级保护区内城镇人口13.66万人,二级保护区内39.11万人,涉及饮用水水源地11个。一、二级保护区内均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