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井相关知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定向井用途 定向井的引入 1、定向井引入石油钻井界约在19世纪后期,当时的定向井是在落鱼周围侧钻。 2、世界上第一口真正有记录的定向井是1932年美国人在加利福尼亚亨延滩油田完成,当时浅海滩下油田的开发是在先搭的栈桥上竖井架钻井。美国一位有创新精神的钻井承包商改变了选种做法,他在陆地上竖井架,使井眼延伸到海床下,开创了钻井新纪元。 定向井的引入 3、1934年,德国的克萨斯康罗油田一口井严重井喷。一位有丰富想象力的工程师提出用定向井技术来解决。在距失控井一定距离钻一口定向井,井底与失控井相交,然后向井内泵入重浆压住失控井,这是世界上第一口定向救援井。 4、二战后生产的发展,海洋石油的开发,井下动力钻具的研制,计算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定向井技术的发展。 定向井的引入 5、我国的第一口定向井是1955年在玉门油田钻成,井号为C2—15井。1965年在四川油田钻成了我国第一口水平井,磨三井,水平延伸160m,是世界上第二个钻成水平井的国家。 6、四川油田的草16井,1987年钻成,是一口过长江定向井。 7、胜利油田的河50丛式井组,1988年完成,一个陆地平台钻成35口定向井。 8、海洋钻井。 渤海定向井的发展 初始地面定向法(1960~1973年) 最初的海洋定向井工作者,使用简陋的计算和测量工具钻定向井。 1、定向方式:地面定向法。 2、计算工具:算盘和三角板。 3、计算方法:平均角法、沙尼金作图法。 4、测量工具:HF酸腐蚀玻璃容器法测斜。 5、定向工具:涡轮钻具。 优点:定向费用低,简单易操作。 缺点:定向误差大,周期长。 渤海定向井的发展 磁性单点定向法(1973~1982年) 随着海洋石油事业的不断发展,地面定向法已丛式钻井的精度要求,73年引进单点(east men)。 1、定向方式:磁性单点定向法。 2、计算工具:算盘和三角板。 3、计算方法:平均角法、沙尼金作图法。 4、测量工具:磁性单点测斜仪。 5、定向工具:涡轮钻具。 优点:解决了HF酸测斜的误差、不用在钻杆上打记号、造斜点由300米左右增加到1000米、单平台有2~4口增加到8口。 缺点:不能随钻测量。 渤海定向井的发展 SST有缆随钻测斜仪( 1982 ~1989年) 渤海继海1至海十二平台之后,又在埕北BZ28-1、 BZ34-2、SZ36-1发现大油田,单点已不适用于开发大规模丛式井的需要,渤海一方面利用外资钻丛式井,另一方面在86年3月筹建单独的定向井公司。 1、定向方式:SST定向。 2、计算工具:PC计算机。 3、计算方法:最小曲率半径法。 4、测量工具: SST有缆随钻测斜仪、单点。 5、定向工具:涡轮钻具。 优点:定向时不考虑反扭角、准确快捷、定向深度可任意选择、连续测斜,计算误差大大减少。 缺点:不能旋转。 渤海定向井的发展 MWD无缆随钻测斜仪( 1989年~现在) 进入90年代,由于勘探开发的需要,对于多构造的薄油层,为增加采收率采用大斜度井、水平井。同时,对于异常压力地层、复杂地层,为尽快穿越事故井段,减少事故的产生,定向井测量必须快速、准确。我公司于89年进口Sperry-sun公司MWD。 1、定向方式:MWD定向。 2、计算工具:计算机。 3、计算方法:最小曲率半径法。 4、测量工具: MWD。 5、定向工具:直马达、弯壳体容积马达。 优点(与SST比较):可无缆传输--数据可读性好、避免了卡电缆、可旋转钻--滑动定向并进、最大限度降低钻进摩阻和井下事故。 发展方向:继续研制MWD会完全代替电测。 定向井的用途 井眼轨道,是指在一口井钻进之前人们预想的该井井眼轴线形状。井眼轨迹是指一口井实际钻出来后的井眼轴线形状。 20世纪30年代初,在海边向海里打定向井开采海上油田的尝试成功之后,定向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领域大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定向井的用途 1.地面环境条件的限制:当地面上是高山,湖泊,沼泽,河流,沟壑,海洋,农田或重要的建筑物等,难以安装钻机,进行钻井作业时,或者安装钻机和钻井作业费用很高时,为了勘探和开发它们下面的油田,最好是钻定向井。 定向井的用途 2.地下地质条件的要求:对于断层遮挡油藏,定向井比直井可发现和钻穿更多的油层;对于薄油层,定向井和水平井比直井的油层裸露面积要大得多。另外,侧钻井,多底井,分支井,大位移井,侧钻水平井,径向水平井,等等定向井的新种类,显著地扩大了勘探效果,增加了原油产量,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 定向井的用途 3.处理井下事故的特殊手段:当井下落物或断钻事故最终无法捞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