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针织物冷轧堆染色工艺.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文汇编(2007年4月) 第四届全国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新技术交流会
棉针织物冷轧堆染色工艺
文水平1,何丽清1,王秀丽2
(1.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纺织系。广东佛山528041;2.佛山冠成针织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40)
O 前言
棉针织物吸湿、透气、手感柔软,除主要用于制作内衣、运动衣、T恤衫等外,因品种丰富和高档
化,还被广泛用于外衣甚至时装领域。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为线圈,对张力极为敏感,因而在整
个加工过程中要尽量采用低张力。采用溢流染色机绳状染色时,织物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会携带大
量的水分,增加自重,易造成过度拉伸;此外,织物运行过程中与染色机的摩擦,还易产生起毛现象。
鉴于棉针织物主要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对棉纤维的直接性不大,上染速度较慢,因此本文
对活性染料用冷轧堆方式染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进行探讨。
冷轧堆染色(CPB)是一种半连续的染色方式,该工艺将织物先在室温下浸渍染液和碱液,再通
过轧辊的轧压使工作液渗透织物,以使染料吸附在纤维表面;随后将织物在A型架上打卷,在室温
下密封堆置一定时间,使之完成对染料的吸附、扩散和固色过程,最后水洗即可。
l 冷轧堆染色工艺
工艺流程半制品前处理_浸轧染液_+打卷一堆置_水洗_皂洗叶水洗_烘干
1.1前处理准备
冷轧堆染色工艺采用低温染色,为了便于染料充分渗入纤维内部,前处理时要彻底去除待染织
物上的杂质、浆料、纺纱油剂和机油污渍等,而且要保证处理后的织物具有均匀而良好的润湿性。
另外,染前要洗除布面上残留的双氧水和碱等各种化学药剂,否则易造成得色率低或染色不匀。烘
干工序也必须很好控制,以确保回潮率均匀,若烘干过度会导致织物润湿性不佳,以及放大样时重
现性差,因而烘干时宜采用湿度控制系统。
1.2染色工艺
1.2.1染料的选择
对染料的选用要从直接性、反应性和固色率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染料直接性低,可以减少头尾
色差,但直接性太低,又会影响活性染料染色时的吸附和固色,所以选择含有乙烯砜基、均三嗪多活
性基直接性中等的染料比较合适。染料反应性低,在常温下固色率很低,但高反应活性的二氯均三
嗪类(x型)活性染料,在纤维上的扩散性差,且受pH值的影响较大,易出现浮色,湿牢度差,色差
也不易控制。拼混染色时,各组分染料的上染速度要均衡,以减少头尾色差、批与批之间色差等。
另外,考虑到大生产中存在开槽、换卷、临时停车等情况,为保持色光的一致性,对染料的耐碱水解
稳定性也有一定要求。供选择的染料有国产KN型、ME型和MegafixB型(上海万得化工有限公
司);国外染料则有Remazol和Sumifrx
Supra等。本工艺中主要采用德司达公司开发的丽华实(Le.
vafix)系列和雷马素(Remaz01)系列活性染料,其直接性中等,扩散性好、渗透性佳、耐碱性良好,且
具洗净性优异、色光稳定、重现性好和固色率高等特点。
1.2.2碱液配制
为使染料在固着前能充分扩散到纤维内部,提高色牢度,必须选用合适的碱剂。曾有人采用硅
酸钠与烧碱复配的碱液体系,硅酸钠虽能稳定染液的pH值,但在织物和轧辊上容易结垢,造成色
斑或织物擦伤,而且染后织物的手感偏硬。鉴于上述原因,改用纯碱与烧碱复配的碱液体系,对于不
和”的碱液,具体配方见表1。
89/
第四届全国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新技术交流会 论文汇编(2007年4月)
表I柔和碱液体系
I 染;t4/(g/L) 5 5—9 10 15 20 30 40 50 60 80 loo
I 纯碱t/(g/L) 20 20 18 18 17 15 15 15 15 15 15
0.4 O.6 1.2 1.8 2.3 3.4 5.O 7.2 8.5 11.8 12.O
150%氢氧化彬(mL/L)
为了提高染料的固色率和重现性,防止染料在碱剂中水解,染液和碱液应分别配制,再通过自
动精确控制计量的加料泵加到混合容器中预先混合,然后再加入到浸轧槽中。加料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