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知识.docx
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知识
1“四带一自”: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种养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种养。
2.“六看六确保”:
一看扶贫对象准不准,确保目标数据要实;
二看项目安排准不准,确保“五个一批”帮扶举措要实;
三看资金使用准不准,确保保障举措要实;
四看措施到户准不准,确保政策落地要实;
五看因村派人准不准,确保责任到位要实;
六看脱贫成效准不准,确保质量进度要实。
3.“四项清单”:扶贫对象和需求、脱贫目标和时限、扶贫措施、脱贫责任四项清单。
4.“四严”:源头严把、过程严控、验收严格、纪律严厉。
5.“四覆盖”:精准扶贫、监测评估、防范返贫、责任落实,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中央的考核验收,经得起贫困群众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6.“五个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教育培训脱贫一批,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7.“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即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8.“七个不落一个不少”:真贫不落一人,全面覆盖;
资金不落一分,全面到位;
政策不落一项,全面落实;
产业扶贫不落一户,全面对接;
健康脱贫不落一家,全面完善;
搬迁不落一宅,全面安居;
帮扶不落一方,全面聚力;
“双基”建设加快推进,不少一村。
9.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坚持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严格执行“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程序,将符合现行贫困标准的农户和返贫户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努力做到“零漏评”“零错评”。紧紧围绕“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的退出标准,认真履行评议公示的退出程序。
10.贫困村“一低两有两改善”出列标准:贫困发生率低于2%,有特色产业,集体经济有稳定收入来源且稳定在5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有明显改善。
11.“三有一网”点位脱贫模式: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网络电商扶贫
12.“三保障”“三精准”“三落实”:即: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13.“五访五促”“五查五推”主要内容(实施五级书记访遍贫困对象行动):
(一)遍访贫困对象做到“五访五促”:查访扶贫对象识别准不准,督促提高识别精准度;查访项目安排到户准不准,督促“五个一批”帮扶举措落地;查访扶贫资金使用准不准,督促扶贫保障措施真正见效;查访因此派人、包保到户准不准,督促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到位;查访脱贫成效准不准,督促扶贫质量、进度以及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二)推进乡村振兴做到“五查五推”:调查现代农业建设情况,推动产业兴旺;调查乡村绿色发展情况,推动生态宜居;调查乡村文化建设情况,推动乡风文明;调查乡村社会治理情况,推动治理有效;调查农村民生保障情况,推动生活富裕。
14.“一自三合”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户贷户用自我发展模式;户贷户用合伙发展模式;户贷社管合作发展模式;户贷社管合营发展模式。
15.“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生态友好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组织外出务工就业,公益岗位的“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
16.“两该两不该”:“该进未进”(漏登)、“该出未出”(漏退),??“不该进的进”(错登)、“不该出的出”(错退)等四种情形。
17.“十大扶贫”工程:产业脱贫工程;就业脱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生态保护脱贫工程;智力扶贫工程;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健康脱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社会扶贫工程。
18.“一低两高一全部一接近”的县摘帽标准:【即一低: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两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群众满意度高于90%;一全部:贫困村全部出列;一接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20.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1.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2.两个坚决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