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工智能辅助环境保护监测服务协议.doc

发布:2024-12-30约2.7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工智能辅助环境保护监测服务协议

合同编号:__________

甲方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

乙方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

第一章:定义与解释

1.1定义

除非本协议另有规定,以下术语在本协议中的含义如下:

(1)“人工智能技术”系指甲方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开发的用于辅助环境保护监测的技术。

(2)“监测服务”系指甲方依据本协议约定,为乙方提供的人工智能辅助环境保护监测服务。

(3)“数据”系指乙方在使用监测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结果、用户资料等。

1.2解释

本协议项下的条款应结合甲方、乙方的实际情况进行解释,如有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

第二章:服务内容与范围

2.1服务内容

甲方根据乙方需求,提供以下人工智能辅助环境保护监测服务:

(1)对乙方指定的环境保护监测区域进行实时监测;

(2)分析监测数据,为乙方提供环境保护决策依据;

(3)根据乙方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环境保护解决方案。

2.2服务范围

本协议项下的监测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空气质量监测;

(2)水质监测;

(3)土壤污染监测;

(4)噪声监测;

(5)其他乙方指定的环境保护监测领域。

第三章:服务期限与费用

3.1服务期限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自协议生效之日起计算。

3.2费用

乙方应按照以下标准向甲方支付监测服务费用:

(1)空气质量监测服务费:人民币____元/年;

(2)水质监测服务费:人民币____元/年;

(3)土壤污染监测服务费:人民币____元/年;

(4)噪声监测服务费:人民币____元/年;

(5)其他监测服务费: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第四章:甲方权利与义务

4.1甲方权利

(1)按照本协议约定收取监测服务费用;

(2)有权要求乙方提供与监测服务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3)对监测数据进行合理使用,为乙方提供环境保护决策依据。

4.2甲方义务

(1)按照约定向乙方提供监测服务;

(2)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对乙方提供的资料和数据予以保密。

第五章:乙方权利与义务

5.1乙方权利

(1)按照本协议约定使用甲方的监测服务;

(2)要求甲方提供监测数据报告;

(3)对甲方提供的监测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5.2乙方义务

(1)按照约定向甲方支付监测服务费用;

(2)向甲方提供与监测服务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3)对甲方提供的监测数据予以保密。

第六章:服务提供与实施

6.1服务提供

甲方应按照本协议的约定,及时为乙方提供监测服务。甲方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保证服务的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

6.2实施流程

(1)甲方在收到乙方的监测需求后,应及时制定监测计划,并在双方确认后开始实施;

(2)甲方在监测过程中应定期向乙方报告监测进度及初步成果;

(3)监测结束后,甲方应在30日内向乙方提供完整的监测报告。

第七章:数据管理与使用

7.1数据管理

(1)甲方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2)乙方在获得监测数据后,有权出于自身业务需要合理使用,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7.2数据使用

甲方有权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为乙方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乙方同意甲方在以下范围内使用监测数据:

(1)为乙方提供环境保护决策依据;

(2)用于甲方内部技术研究和产品优化;

(3)制作行业分析报告,但报告中不得包含乙方敏感信息。

第八章:知识产权与保密

8.1知识产权

(1)甲方对其提供的人工智能技术及监测服务享有知识产权;

(2)乙方不得非法复制、传播或使用甲方的知识产权。

8.2保密

(1)双方在签订本协议及履行过程中所获悉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应予以严格保密;

(2)保密期限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算,至本协议终止或履行完毕之日止。

第九章:违约责任

9.1甲方违约

(1)甲方未按约定提供监测服务的,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为当期服务费用的10%;

(2)甲方泄露乙方数据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2乙方违约

(1)乙方未按约定支付服务费用的,甲方有权暂停或终止提供监测服务;

(2)乙方泄露甲方知识产权或保密信息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章:争议解决

10.1双方因履行本协议而产生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10.2在争议解决期间,除争议事项外,双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