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开本-流动性覆盖率培训手册20140317.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流动性覆盖率(LCR)
银行
培训手册
总行风险管理部
前 言
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 LCR)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2010年引入的流动性监管指标,是首个国际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量化标准。中国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文件,修订出台了我国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称《管理办法》),2014年3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LCR被正式引入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这是对我国商业银行沿用了多年的以存贷比为最核心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尽管业界包括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对LCR指标的合理性仍然存在争议,但我国监管机构推行该指标的决心很大,已经将其达标时间表正式列入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了。
《管理办法》对LCR是这样定义的:“流动性覆盖率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银监会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所以,LCR指标与存贷比指标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指标,涉及的统计项目广,统计维度多,对客户与银行业务判定的标准非常复杂。《管理办法》的出台一方面增加了银行统计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监管对该指标的从严要求,多家商业银行(尤其是同业业务占比较大的银行)流动性覆盖率达标还存在一定难度。该指标的正式引入和达标要求对中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资产负债结构等将产生较大影响。
近几年,的资产负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协议存款和同业存款占比较大,且在存款合同中一般均约定存款人可提前支取。在新的统计制度下,此类存款全部金额将视为资金流出,对指标达标可能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为此,需要抓紧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基础数据准备、系统建设、存款类业务特别是同业存款、协议存款等法律合同文本提前支取条款约束等。目前,风险管理部已经开始牵头开展该指标达标的各项工作。
鉴于LCR指标达标需要行内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为帮助各部门更好地理解这个指标的含义和计算过程,总行风险管理部编印了《流动性覆盖率银行培训手册》,供各位行领导和各部门随时查阅,同时欢迎大家指正。
总行风险管理部
二〇一四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章《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1
第二章 流动性覆盖率(LCR)的诞生 3
2.1 指标诞生背景 3
2.2 指标意义 6
2.3 我国流动性覆盖率指标的要求 6
第三章 流动性覆盖率(LCR)基本定义 9
3.1 指标定义 9
3.2 指标压力情景 9
3.3 指标计算框架 10
第四章 流动性覆盖率计算方法 14
4.1 分子:合格的优质流动性资产 14
4.2 计算案例举例 15
4.3 分母:短期现金流出概述 17
4.4 零售存款的现金流出 20
4.5 无担保批发现金流出 23
4.5.1小企业存款的现金流出 23
4.5.2大中型企业存款的现金流出 24
4.5.3主权国家、央行、公共部门实体和多边开发银行存款的现金流出 26
4.5.4 金融机构交易对手的现金流出 27
4.5.5 未包含在以上无担保批发现金流出分类的其他类别 28
4.5.6 填报机构发行的30天内到期债务 28
4.6担保融资流出 29
4.7其他项目、其他或有融资义务 30
4.8分母:现金流入 32
第五章 流动性覆盖率案例讲解 35
附表 流动性覆盖率表样 39
附录 G25《流动性覆盖率表》填报说明 49
参考文献 67
图表目录
表2.1 巴III与我国国内流动性监管标准对比 5
表4.1 流动性覆盖率分子构成 14
表4.2 短期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及填报区分要点 19
表4.3 其他项目现金流出折算率表 30
图2.1 我国流动性覆盖率监管指标达标时间要求 7
图3.2 流动性覆盖率II汇总计算表样图 12
图3.3 流动性覆盖率III汇总计算表样图 13
图4.1 优质流动性资产HQLA构成及折算率简要图 15
图4.2 流动性覆盖率现金流出部分基本构成 18
图4.3 流动性覆盖率分母:短期现金流出项目区分要点 18
图4.4 零售存款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1
图4.5 小微企业存款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4
图4.6 大中型企业存款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5
图4.7 主权级等存款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7
图4.8 金融机构交易对手的现金流出折算率差异图 28
图4.9 担保融资流出项目及折算率差异 29
图4.10 现金流入项目及折算率差异 34
《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与过往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一、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从原来的多达10项监管指标简化为三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