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学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发布:2025-03-01约5.96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药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95题,每题1分,共95分)

1.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左与右

B、水与火

C、动与静

D、寒与热

E、上与下

正确答案:B

2.善清下焦之火的药是:

A、黄芩

B、黄连

C、栀子

D、苦参

E、黄柏

正确答案:E

3.下列药物中,长于清利头目的是():

A、柴胡

B、葛根

C、升麻

D、蔓荆子

正确答案:D

4.五脏之中最常见血虚证的脏是()

A、心、肝

B、脾、肾

C、心、肺

D、心、脾

E、肝、肾

正确答案:A

5.肝病患者忌服的药物是()。

A、雷丸

B、苦楝皮

C、槟榔

D、鹤虱

正确答案:B

6.用治外感暑湿内伤生冷的病证,常选用的药是()。

A、青蒿

B、藿香

C、厚朴

D、砂仁

正确答案:B

7.肺吸人自然界的清气,主要依靠下列哪项功能来完成()

A、疏泄

B、宣发

C、肃降

D、运化

E、主血脉

正确答案:C

8.关于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B、肾在液为汗

C、肾在志为恐

D、肾其华在发

E、肾在体合骨

正确答案:B

9.能泻三焦实火,为治疗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A、知母

B、黄柏

C、黄连

D、黄芩

E、栀子

正确答案:E

10.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属于()

A、寒因寒用

B、热因热用

C、热者寒之

D、寒者热之

E、阴病治阳

正确答案:D

11.善于治疗痰热闭阻心窍,神昏、口噤、痰鸣的药物为:()

A、牛黄

B、菊花

C、天麻

D、石决明

E、钩藤

正确答案:A

12.以下不属于郑声临床特点的是()

A、神识不清

B、声高有力

C、时断时续

D、语言重复

E、声音低弱

正确答案:B

13.阴阳是()

A、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

B、矛盾

C、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D、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E、古代的两点论

正确答案:C

14.既能清心镇惊,又能安神解毒的药物是()。

A、琥珀

B、磁石

C、龙骨

D、朱砂

正确答案:D

15.治疗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宜首选()。

A、天竺黄

B、冰片

C、竹茹

D、石菖蒲

正确答案:D

16.用于温热病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实热亢盛之症,石膏最宜配()。

A、芦根

B、黄芩

C、知母

D、天花粉

正确答案:C

17.治疗饮食积滞,常需配伍使用的药物类别是()。

A、泻下药

B、理气药

C、温里药

D、补益药

正确答案:B

18.肝阳上亢证与肝火上炎证的区别是()

A、头胀痛

B、急躁易怒

C、面红耳鸣

D、失眠

E、腰膝酸软

正确答案:E

19.下列可以清热安胎的是那味药物:()

A、知母

B、黄连

C、黄芩

D、黄柏

正确答案:C

20.既能开窍醒神,又能治疗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的药物为:()

A、麝香

B、冰片

C、苏合香

D、朱砂

E、蟾酥

正确答案:B

21.补肝肾,行血脉,强筋骨,有补而不滞优点的药为:()

A、续断

B、狗脊

C、五加皮

D、桑寄生

E、杜仲

正确答案:A

22.按五行生克规律,心的所生是()

A、肺

B、肝

C、脾

D、胆

E、肾

正确答案:C

23.金铃子是下列何药的别名()。

A、金樱子

B、牛蒡子

C、千金子

D、川楝子

正确答案:D

24.以下脏器中既属于六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膀胱

B、三焦

C、心包

D、脑

E、胆

正确答案:E

25.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须考虑:()

A、药物的炮制

B、药物的用量

C、药物的用法

D、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E、药物的采集

正确答案:D

26.其性干涩,易伤津液的病邪是()

A、疠气

B、燥邪

C、风

D、暑邪

E、火邪

正确答案:B

27.既能清肝热,又能息肝风,平肝阳的药物为:()

A、珍珠母

B、羚羊角

C、牛黄

D、刺蒺藜

E、石决明

正确答案:B

28.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脉浮紧。其舌苔应是()

A、薄白

B、白腻

C、薄黄

D、白厚

E、黄腻

正确答案:A

29.尤善祛上半身风湿的药是():

A、独活

B、藁本

C、羌活

D、白芷

正确答案:C

30.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下午

B、前半夜

C、后半夜

D、中午

E、上午

正确答案:E

31.青皮的功效是:()

A、理气活血,散结消痞

B、理气止痛,和胃化痰

C、行气散寒止痛

D、疏肝理气,降逆止呕

E、理气疏肝,消积化滞

正确答案:E

32.十二经脉中,行于躯干胸腹面的阳经是()

A、足少阳经

B、手太阳经

C、手阳明经

D、足太阳经

E、足阳明经

正确答案:E

33.“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行津

B、气能摄津

C、气能生津

D、津能载气

E、津血同源

正确答案:D

34.桑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