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电流信号的检测和放大电路摘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业模块课程设计说明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微弱电流信号的检测和放大电路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 称:
起止日期: 2015.6.23~2015.7.3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模块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微弱电流信号的检测和放大电路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任务:设计电路实现对微弱电流信号的检测与放大,将微弱电流信号转换成有用的电压信号。
要求:电路要包括电流/电压转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调制和解调电路,并采用multisim仿真。
三、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
设计时间共两周(2015.6.23~2015.7.3),具体安排如下表:
周安排 设 计 内 容 设计时间 第一周 布置设计任务和具体要求及设计安排;提出设计思路和初步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设计,根据指导意见,修改具体设计;仿真实现设计要求,指导、检查完成情况。 15.06.23-15.06.26 第二周 设计、仿真,撰写、完成专业模块设计报告, 验收、考核 15.06.29-15.07.03 四、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评语:
年 月 日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目 录
专业模块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一、设计题目:微弱电流信号的检测和放大电路 1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
三、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 1
四、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 1
第一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第二章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2
一、任务的提出 2
二、方案论证 2
三、电路基本结构 3
四、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3
1. I\V转换电路 3
2. 电压放大电路 5
3. 相敏检波电路 7
4. 电压比较器 10
5. 低通滤波器 11
五、 试验调试及结果的分析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5
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奠定基础。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一门或几门相关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设计、计算、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一、任务的提出
很多情况下,我们在应用中采集的往往是微弱电流信号,而微弱电流信号很难直接使用,所以对微弱电流信号的检测与放大,在科学研究和军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微弱电流信号检测放大的一般办法是通过I\v转换器件将微弱的电流信号转换成为电压信号,然后再通过电路放大,最后利用低通滤波器,滤除混杂在信号中的高频噪声。
二、方案论证
具体工作方式:I\V转换电路将微弱电流转换成电压,通过三运放放大电路放大后,其输出电压与正弦高频电压相乘得到高频载波信号,同时正弦高频电压通过电压比较器转换为方波,两者输入开关式相敏检波电路,经过二阶低通滤波器后得到输出电压。
由于本电路检测的是微弱电流信号,顾采用了频率为100HZ,电流为0.00005A的输入电流。I/V转换器采用1kΩ的电阻,电流经I/V转换器后,电流信号变为电压信号,理想状态下为0.1V(峰值电压)。万用表测出的是有效电压,为70.731mv。为方便处理LM358AD里面包括有一个高增益、独立的、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放,适用于电压范围很宽的单电源,而且也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方式,它的应用范围包括传感放大器、直流增益模块和其他所有可用单电源供电的使用运放的地方使用。
图1 LM358AD引脚图
三、电路基本结构
图2 微弱电流信号检测与放大装置整体结构
图3 微弱电流检测与放大电路整体结构
四、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I\V转换电路
I/V转换电路结构如图4:
图4
同向反向端接地,同向端接入正弦交流微弱电流信号(0.00005A,100HZ),采用1KΩ电阻,经过I/V转换电路后,根据公式1,理想状态下输出有效电压为70.71mv。如图5所示
图5 I/V转换电路输出电压
I/V转换电路运行正常,输出波形如图6所示。
图6 I/V转换电路输出电压波形
电压放大电路
本设计采用三运放差分式放大电路,但有一支路输入为0,故可以省去,采用两个差分式同向放大电路相乘实现放大作用。差分式结构,对共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