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策略研究.docx
PAGE
1-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第一章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1)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发展态势。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方面,国有企业不断优化政策环境,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在人才结构、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
(2)在人才结构方面,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才相对匮乏。此外,部分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能力素质方面,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战略思维、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等方面,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3)在创新能力方面,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与一些先进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国有企业创新机制不健全,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导致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创新动力不足。此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跨文化沟通、国际市场运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实践。
第二章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一个显著问题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据统计,近年来,国有企业每年流失的高层次人才数量占总数的10%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年轻骨干。以某大型国有企业为例,2019年至2021年间,该企业共流失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约150人,其中约70%为35岁以下年轻人才。人才流失不仅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下降,还加剧了人才短缺问题。
(2)在人才结构方面,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存在明显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失衡。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缺乏新鲜血液和创新能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年轻人才储备不足,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缺。据《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国有企业高技能人才占比仅为5.6%,远低于民营企业。以某国有企业集团为例,其研发部门技术人员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仅占20%,导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3)此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薪酬待遇与市场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据《中国企业薪酬报告》显示,2019年国有企业平均薪酬水平低于民营企业10%左右。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以某国有企业为例,该企业在2018年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绩效考核改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改革效果并不理想,员工满意度下降,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第三章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
(1)为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应优化人才引进策略。通过实施更加灵活的招聘政策,如设立人才特聘岗位、放宽学历和年龄限制等,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适应国有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例如,某国有企业通过与多所高校合作,设立了专项奖学金和实习岗位,吸引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加入企业,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2)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体系。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培训,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根据《中国企业培训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国有企业培训投入占员工工资总额的3.8%,但实际培训效果仍有待提高。另一方面,鼓励员工参加外部培训和认证,提升员工职业竞争力。例如,某国有企业推出“导师制”,为年轻员工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通过一对一带教,帮助员工快速成长。
(3)在人才激励机制方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中国薪酬福利报告》显示,2020年国有企业薪酬总额同比增长7.8%,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企业可以通过实施绩效工资、股权激励等手段,激发员工积极性。此外,完善职业发展通道,为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某国有企业为例,该企业通过建立“三通道”职业发展体系,即管理通道、技术通道和操作通道,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