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定位.pdf
动位
《汽车发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是技术服务线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该课程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纵向起到承上启下的与支撑作用,学
生必须首先学好这门课才能为以后更进一步学习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器、汽
车故障分析与诊断等其它专业课奠定坚实的基础。横向又与岗位实际环境、学生
职业素养与、学生成才志向相对接。同时,该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中开设
较早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和树立操作规范意识非常重要。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作为汽车专业的主干课程,属于汽车电控专业
技能课程。从发动机机构造与维修的课程培养目标出发,运用工作过程导
向的课程开发方法,按照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所面向的汽车维修工作岗位的生产
任务为主线,通过分析发动机构造,确定相应学习情景和单元内容。采用项目
教学法授课。
一、课程的特色
1、校企共建丰富的共享型教育及技术
结合我校企业办学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的设备资源和维
修环境,紧扣生产实践,运用现代化,与辽鞍汽车公司等共同建
设了丰富的教育和技术共享资源。本具有开放性,结合企业技术进步,
不断增加内容。
2、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
致力于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训项目模拟真实维修环境,让学生直接
参与汽车维修现场,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实际。
3、理论课堂教学的创新
为使枯燥、单调的理论教学生动化,充分采用现代教学,加强学
生对理论课堂内容的理解。
4、应试考试向技能考试转变
以鉴定为依据,强调技能成绩,我们的目标是学生应有能力
把一台零散发动机零件组装并能发动,达到实训技能培养目标。
5、学生之间传帮带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领悟能力强、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对知识领悟能
力差的同学传帮带,做到共同进步、一起提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对象
全体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及汽车电控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全面掌握汽车发动机各部分构造、功
用和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各机构配件进行检测与维修的能力;达到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
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加强职
业意识,树立观念,为毕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1、知识目标
1、熟悉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发动机机体和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检修方
法,配件的选配与维修尺寸的确定方法。
3、掌握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检修方法,配件的
选配与维修尺寸的确定方法。
4、掌握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检修方法。
5、掌握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和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
基本检修方法。
6、掌握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检修方法。
7、掌握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检修方法。
8、掌握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检修方法。
9、掌握汽车发动机起动系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检修方法。
10、熟悉电喷发动机电气及电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电路分析。
2、能力目标
汽车发动机结构复杂、故障类型和失效形式繁多,不易判断其故障所在,
在本课程的工作过程中安排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的拆卸、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