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管理办法.docx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物料管理,规范物料采购、验收、存储、发放、使用及盘点等环节的工作流程,确保物料供应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合理性,降低物料成本,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用物料、辅助材料、办公用品、设备备件等各类物料的管理。
3.职责分工
-采购部门:负责物料的采购工作,包括供应商开发、采购订单下达、跟踪交货进度等,确保所采购物料符合公司要求。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物料的验收、存储、发放及库存盘点等工作,保证物料的安全存储和准确收发。
-使用部门:负责提出物料需求计划,合理使用物料,并配合仓库管理部门进行盘点工作。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采购物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物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物料计划与采购
1.物料需求计划
-使用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设备维护计划等提前制定物料需求计划。需求计划应明确物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需求时间等详细信息,并提交给仓库管理部门审核。
-仓库管理部门根据使用部门的需求计划,结合现有库存情况进行核对。如发现库存不足,应及时反馈给使用部门,由使用部门调整需求计划。
2.采购申请
-使用部门根据审核后的物料需求计划填写采购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提交给采购部门。采购申请表应注明物料的紧急程度、预计到货时间等。
-采购部门收到采购申请表后,对采购需求进行汇总和分析。根据物料的采购周期、市场供应情况等因素,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的物料品种、数量、供应商及采购时间等。
3.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采购部门应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等进行评估和审核。选择优质供应商,确保物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物料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条款。采购合同应经公司法律顾问审核后签订。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考核,根据交货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表现,对供应商进行评分。对于表现不佳的供应商,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或终止合作。
4.采购订单下达
-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应准确无误地填写物料信息、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内容,并发送给供应商确认。
-跟踪采购订单的执行情况,及时与供应商沟通交货进度,确保物料按时、按质、按量供应。如遇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或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协调解决,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物料验收
1.验收准备
-仓库管理部门在物料到货前,应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包括清理验收场地、准备验收工具和量具、安排验收人员等。
-验收人员应熟悉物料的验收标准和方法,了解采购合同的相关要求。对验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准备。
2.数量验收
-物料到货后,验收人员首先对物料的数量进行核对。按照采购订单或送货单的要求,清点物料的品种、规格、数量是否一致。
-如发现数量不符,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核实。要求供应商补发或退换短缺的物料,并做好记录。
3.质量验收
-质量管理部门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和检验规范对采购物料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外观、尺寸、性能、材质等方面。
-对于重要物料或关键零部件,应进行抽检或全检。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出具检验报告,并通知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验收合格的物料,仓库管理部门应在送货单或验收单上签字确认。验收不合格的物料,应及时办理退货手续,并做好记录。
四、物料存储
1.仓库规划与布局
-根据物料的类别、特性、用途等因素,对仓库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划分不同的存储区域,如原材料区、半成品区、成品区、办公用品区等,并设置明显的标识牌。
-按照物料的存储要求,配备相应的存储设备和设施。如货架、货柜、托盘、防潮垫、消防器材等,确保物料存储安全、有序。
2.物料入库
-验收合格的物料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仓库管理人员根据送货单或验收单,核对物料信息后,将物料存入相应的存储区域,并更新库存台账。
-对入库物料进行标识管理。在物料上或存储区域张贴标识牌,注明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批次、入库时间等信息,便于识别和管理。
3.库存管理
-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库存物料进行盘点和清查。确保账实相符,及时发现和处理库存积压、损坏、变质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