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与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解与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广州市新塘镇新图印染厂是一家棉布印染、整理企业,染色
所用的染料主要是硫化染料,上染率不高,废水中残留染料多,颜
色深;使用 ABS 作为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1];所用
浆料为 PVA,生化性差。废水水质如表 1。
表 1 废水水质
CODCr(mg/L)
BOD (mg/L)
pH
色度
(倍)
温度
(℃)
SS(mg/L)
600~1200
160~300
>1
3
400~
600
45~
55
300~600
工程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的工艺,目的是通过废水的水解
酸化反应,把难降解的高分子物质转化为较小的分子,从而改善废 水的可生化性,为接触氧化创造条件[2]。
1 处理流程与设计参数
设计进水参数与排放标准如表 2、3 所示。
表 2 设计的进水指标
CODCr(mg/L)
BOD5(mg/L)
pH
温度
(℃)
色度
(倍)
SS(mg/L)
800
200
>13
45~
55
500
450
表 3 广州地区的排放标准
CODCr(mg/L)
BOD (mg/L)
pH
色度
(倍)
SS(mg/L)
80
30
6~9
40
70
2 工艺介绍
①沉砂池
沉砂池设计停留时间为 15 min。在沉砂池中部设置格栅,主要
是去除一些大的杂物。在池的前段开始加酸,通过搅拌机搅动使酸 碱充分反应。沉砂池内不设曝气管,格栅人工清渣。
②调节池
在调节池的入口处设置 pH 监测仪。在工程设计时,特别增加了
调节池的调节时间,废水在调节池的停留时间为 8 h。调节池内设
置穿孔曝气管曝气,曝气的主要用途是脱硫和使酸碱反应更充分,
以保证进入水解酸化池废水的 pH 值在 7~10 之间。废水在进入水解
3
3
酸化池之前主要通过降温装置使温度降到 40 ℃以下,以保证微生 物的正常代谢。
③水解酸化池
设计的水解酸化池与一般的水解酸化池有不同之处:a.水解酸化池
中挂填料,使污泥附着在填料上形成膜,从而增大污水与污泥的接
触面积,达到增加泥水接触时间的目的;b.模仿 UASB 工艺,采用虹 吸脉冲布水的方法,使布水均匀;c.控制每次脉冲的时间在
5~7min,通过脉冲布水,可以造成剧烈搅动,激起池底的沉积污泥,
又一次加强泥水之间的接触;d.根据实际经验确定污水在池中的停 留时间,而不是单纯采用一般的容积负荷来设计池容。
④接触氧化池
设计的接触氧化池有以下特点:a.采用组合填料。b.采用微孔
曝气器布气,提高氧的利用效率。工艺采用的气水比为 25∶1,设
置 4 台 SSR 型鼓风机,平时 2 用 2 备,特殊情况下 3 用 1 备,空气
流量为 40m /min。在运行过程中,控制水中溶解氧在 2~4mg/L。c.
在接触氧化池末段设置中间沉淀池,目的是沉淀一部分污泥和脱落
的膜,并回流至水解池,使最终进入斜管沉淀池中的泥量有所减少,
继而减少沉淀池中药剂的用量。同时,回流到水解酸化池的污泥由
于有比较长的停留时间,大部分能够得到消化[2]。d.设计水力停 留时间为 8 h。
⑤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设计为两个并联使用,反应区与沉淀区设计在一起。
3
3 2
表面负荷为 1.5m /(m ·h),水力停留时间为 2.25 h。废水在进入沉
淀池之前已加药,所加药剂为 PAC 和 PHP,它能去除相当一部分的
CODCr 和色度。特殊情况下,色度如不能达标,则投加漂白水脱色。
3 行过程与结果
2000 年 6 月 15 日开始调试,按照设计处理水量的 20%左右投加
污泥于水解酸化池与接触氧化池中。调试运行阶段,由于废水可生
化性差,一般采用投加营养料提高 BOD 与 COD 的比值来提高废水的
可生化性,培养、驯化微生物对废水的适应性。投加的养料有面粉、 糖、尿素、磷。
对于水解酸化池,调试初始阶段控制 BOD/COD>0.3,控制每天
的进水量在设计流量的 10%~15%。7 d 后,开始加大处理量,同时
监测水解池中的 pH 与 CODCr。运行一段时间后,填料上长有生物膜,
水解酸化池中存在指示性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呈杆状,当水解酸化
池中处理效果好时,它们的数量多且比较活跃。运行正常后,处理
水的 pH 值变化明显且比较稳定,COD 去除率一般在 40%左右,色度
也有明显变化。当然,投加养料不能中止,否则处理效果将变差。
水解酸化后的处理水进入接触氧化池中进行曝气,调试阶段采
用投加糖等养料的方法来增强处理效果,促进生物膜的生长,并控
制溶解氧在 2~4 mg/L。刚开始运行时,池内有大量的泡沫,说明
表面活性剂还大量存在,运行正常后(一般需要 30 d 左右),泡沫消
失。由此可以看出,难处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