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 石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案
授课教师: 石苗
授课班级: 13计算机班
15计算机1、2班
备课时间
课型
多媒体教学
课题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认识世界的能力
德育目标
爱科学教育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演示、提问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重点
网络的定义
教学难点
网络发展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复习提问
二、新授教学
(多媒体幻灯片演示或板书)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导入:由现在的网络通讯、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归纳网络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进入教学课题。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地理上分散的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集合,这些计算机遵守共同的协议,依据协议的规定进行相互通信,实现网络各种资源的共享。
2、网络资源
所谓的网络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如大容量磁盘、打印机等)、软件资源(如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等)和数据资源(如数据库文件和数据库等)。
计算机网络也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个互连的、自主的计算机集合。所谓互连是指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谓自主是指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是相对独立的,可以独立工作。
3、由定义可知:
(1) 计算机网络是 “ 通信技术 ” 与 “ 计算机技术 ” 的结合产物
2) 数据交换是基础,资源交换为目的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 50 年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特征是计算机与终端互连,实现远程访问。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由主机--通信线路--终端组成,只可算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1 .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解决了多个用户共享主机资源的问题
存在问题: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高
2、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解决了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昂贵的问题。
主要问题:多个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资源
终端-计算机网络模型
终端-计算机网络模型
主机
T
T
T
T
主计算机
主计算机
前端机
集
中
器
T
T
T
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模型
第二阶段(60 年代):计算机通信系统,特征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实现计算机 —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概念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网络结构
主要问题:网络对用户不是透明的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美国的ARPA网就是第二代网络的代表。
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现代计算机网络阶段,特征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在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基础之上,重视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建立全网统一的通信规则,用通信协议软件来实现网络内部及网络与网络之间的通信,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使用,使计算机网络对用户提供透明服务 。
局域网技术出现突破性进展。
该阶段始于70年代末,这是按照ISO提出的OSI参考模型为指导性标准构建的计算机网络。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网络的“成熟”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建立全网统一的通信规则
使计算机网络对用户提供透明服务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高速、综合化网络
该阶段始于80年代末,相继出现了快速以太网、光纤分布式数字接口(FDDI)、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包括帧中继、ATM)、千兆以太网、B-ISDN 等一系列新型网络技术,这就是高速与综合化计算机网络阶段。
Internet就是这一代网络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最大的知识宝库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属于计算机网络的“继续发展”阶段
1、网络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P10 1
课后记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四个方面来讲解效果好!
备课时间
课型
多媒体ppt演示+教学讲解
课题
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树立远大的理想教育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演示、提问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重点
网络的功能
教学难点
网络的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复习提问
二、新授教学
(多媒体幻灯片演示或板书)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判断:
1、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结点和连接结点用的通信链路组成的
2、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终端-通信线路-终端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