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2016讲诉.ppt

发布:2017-01-10约4.8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勤劳勇敢精神( ) ①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⑤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A、①②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大禹治水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反映自强不息的典故和名言警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3、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韩愈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自强不息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4、自强不息 作用: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堂上练习: “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这说明 A、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C、只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 结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爱国主义是核心,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成员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支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前提,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如何?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何在? 2、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3、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