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金融 教学课件 作者 978 7 302 24171 3 第六章 国际储备.ppt

发布:2017-08-16约2.84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国际储备 Contents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s)是指一国政府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国际间可以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国际储备资产应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 (2)流动性 (3)政府归属性。 (4)使用的无偿性。 二、国际储备的作用 (一)调节临时性国际收支逆差 (二)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汇率稳定 (三)作为对外举债与偿债能力的基本保证 (四)维持国内外对本国货币的信心 (五) 争取国际间的竞争优势 三、国际储备的构成 四、国际储备的来源 储备头寸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亦称普通提款权,是指会员国在IMF的普通资金账户中可自由提取和使用的资产。 一国的IMF的储备头寸包括: (1)会员国向IMF认缴份额中25%的黄金或可兑换货币部分。 (2)IMF为满足会员国借款需要而使用的本国货币。 (3)IMF向该国借款的净额,也构成该会员国对IMF的债权。 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s),是IMF在1969年9月正式决定创造的无形货币,作为会员国的账面资产,是会员国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提款权利,故称特别提款权。 1.特别提款权的创立 从60年代中期起,改革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以美英为一方,为了挽救美元、英镑日益衰落的地位,防止黄金进一步流失,补偿美元、英镑、黄金的不足,适应世界贸易发展的需要。而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六国则认为,不是国际流通手段不足,而是“美元泛滥”,通货过剩。因此强调美国应消除它的国际收支逆差,并极力反对创设新的储备货币,主张建立一种以黄金为基础的储备货币单位,以代替美元与英镑。1964年4月,比利时提出了一种折衷方案:增加各国向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而不是另创新储备货币来解决可能出现的国际流通手段不足的问题。基金组织中的“十国集团”采纳了这一接近于美、英的比利时方案,并在1967年9月基金组织年会上获得通过。1968年3月,由“十国集团”提出了特别提款权的正式方案。 2. 特别提款权的定值 特别提款权创立初期,它的价值由含金量决定,当时规定35特别提款权单位等于1盎司黄金,即与美元等值。 1974年7月,基金组织正式宣布特别提款权与黄金脱钩,改用“一篮子”16种货币作为定值标准。 1980年9月18日,基金组织又宣布将组成“一篮子”的货币,简化为5种西方国家货币,即美元、联邦德国马克、日元、法国法郎和英镑 由于欧元的启动,200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对特别提款权的定值范围进行了调整,调整的结果为美元、欧元、日元、英镑。 3.特别提款权与其他储备资产的区别 (1)它是一种凭信用发行的资产,其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是IMF人为创造的、纯粹账面上的资产。 (2)特别提款权不像黄金和外汇那样通过贸易或非贸易交往取得,也不像储备头寸那样以所缴纳的份额作为基础,而是由IMF按份额比例不定期的、无偿分配给各会员国的可使用资产的权利,接受者无须付出任何代价。 (3)特别提款权只能在IMF及各国政府之间发挥作用(向成员国换取可自由兑换货币,支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国际债务),任何私人企业不得持有和运用,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此对其用途具有严格限定。 第二节 国际储备管理 Contents 一、国际储备管理的概念 国际储备管理是指一国政府及货币当局根据一定时期内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国际储备的规模、结构及储备资产的运用等进行计划、调整、控制,以实现储备资产规模适量化、结构最优化、使用高效化的整个过程。 二、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一)决定国际储备水平的因素 1.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 2.对外贸易状况 3.借用国外资金的能力 4.应付各种因素对国际收支冲击的需要 5.经济调整的强度与速度 6.对外贸易和外汇的管制程度 7.汇率制度与外汇政策 8.货币的国际地位 二、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二)国际储备量的确定 1.最低储备 2.保险储备 3.经常储备 4.最佳储备 三、国际储备结构的管理 (一)国际储备结构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三、国际储备结构的管理 (二)合理的国际储备结构 第三节 中国的国际储备资产管理 Contents 一 、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及特点 (一)黄金储备稳中有升,但比例过低 (二)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不占重要地位 (三)外汇储备增长过快 二、我国国际储备的规模分析 综合各种因素我国的外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