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观后感.doc
百团大战观后感
百团大战观后感1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电影《百团大战》,看完后让我深有感悟。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日军要对中国实行“囚笼”政策,要把中国人杀光,要把中国的土地沦为他们的殖民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实行了“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为了不让日军计划得逞,彭德怀召集了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各团将领,一起商量反“囚笼”计划,将领们都积极响应,各团战士踊跃参战,战役发起三天,八路军就有一百零四个团参战,所以叫做“百团大战”。
在“百团大战”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有很多将领、战士为了祖国的胜利牺牲了,有:左权将军、梁山政委、冯师傅、老班长……,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哑巴”。记得有一次,小哑巴在巡逻时,发现了日军的骑兵,他便立刻回到总部通知左权将军,左权将军派人阻击,但由于日军骑兵的速度很快,眼看着就要到总部了,这时,小哑巴骑着快马,后面拖着树枝向敌人冲去,延缓了日军骑兵的进攻速度,但他却不幸被敌人杀害了,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让我感受到他虽然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但他却做了一个战士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所能做的一切。
从这部电影中让我更加尊敬那些为了新中国胜利而牺牲的战士们,同时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勇敢、舍己为人、临危不惧、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
百团大战观后感2
昨晚在力保广场金逸影城观看了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联华盟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出品,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发行分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发行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百团大战》,感觉这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拍摄的史诗大片给人的视觉冲击确实太大了,影片给人的感觉就两个字“震撼”。
且不说《百团大战》编剧导演团队是那么的实力雄厚,也不说《百团大战》明星大腕倾情演出,单就该片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让观众对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有了刻骨铭心的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百团大战》在弘扬民族精神具有积极思想价值基础上还体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中又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百团大战》影片为我们塑造了像彭德怀、左权等一大批堪称民族英雄的艺术形象,影片提醒我们不能忘记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们,较之时下充斥银屏的手撕鬼子一类的抗日神剧,《百团大战》的编导怀着敬畏历史的态度,真实再现了战争的残酷、日寇的凶残和以彭德怀为代表的我八路军将士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精神,作为向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7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百团大战》无疑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鸿篇巨制,必将成为国家和民族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开创未来得重要精神文化载体。《百团大战》极大地提升了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百团大战观后感3
在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观看了历史影片《百团大战》,我深为触动。从内心深处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不堪回首的历史,更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用生命夺取的胜利来之不易。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唯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奉献,才能对得起这一身军装,对得起已故的先烈。
影片中展现出彭德怀、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以国家为己任,在面临亡国的危急关头,坚强领导、果断出击,扭转局面由被动转为主动,他们深入百姓,发展群众,鼓舞士气冲锋在一线作战指挥,将敌人包围圈各个击破,打乱了敌人的战法,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铭记历史,居安思危,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来捍卫祖国,让敌人不敢再犯我疆土。——罗先贵
上级领导组织我们观看《百团大战》,我深深地被当年的先烈所感动。他们那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意志,洗礼着我们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肤,深入骨髓感染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更加铭记那一段血的历史,也在向我们每一位军人敲响警钟,勿忘国耻,身为当代革命军人的我们就更应当做到铭记历史。
在加入部队这个光荣集体时,我们就宣誓: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但凡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时,我愿意将我的满腔热血流向祖国的土地。
百团大战观后感4
今日看了电影《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