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工程主要施工工艺.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根据xxx项目招标文件的采购项目技术需求书的要求,并参考相关行业规范,特编制本项目抚育主要施工工艺方案。抚育的主要工序是:割灌除草、松土扩穴、追肥、培土等抚育技术工艺措施。【1】割灌除草工艺割灌除草,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为了改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卫生状况,把造林地上清除妨碍幼树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的工作。根据本工程的情况,清除妨碍幼树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的抚育方式。对于郁闭前的森林碳汇林,采用局部割灌除草,割除幼树周边侧方或上方遮荫而显著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杂灌杂草和藤本植物,以利于幼树获得较好生长空间和水肥优势。实施割灌除草措施时,应注重保护天然的幼树幼苗。 割灌除草采用带状方式。带状割灌除草以种植行为中心,割灌除草的带宽为1.2米。【2】松土、扩穴工艺割灌除草后,以幼树为中心,松土扩穴的半径为0.5米。做到“三不伤、二净、一培土”三不伤――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二净――杂草除净、石块拣净一培土――将锄松的土壤培到植株根部,并把锄下的杂草覆盖在种植点上,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和增加有机质。【3】追肥工艺松土、扩穴后,将肥料追施于幼树周边土壤中,采用沟状埋施,施肥沟位于幼树树冠投影外沿的上坡处,沟深不小于0.2 米、宽0.20-0.25 米,将肥料撒入后覆土。要求施放复合肥,复合肥要求氮磷钾有效含量在30%以上。 人工造林每株施复合肥0.15千克,套种补植每株施复合肥0.2千克。施肥是人们有意识地将某种有机或无机的营养物质施入土壤中或喷施在植物体上,以改善林木营养状况和促进林木生长,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的营林措施。施肥方式主要有基肥和追肥。在各生长发育阶段中林木对养分的需求强度不尽相同。有效的施肥季节为林木生长旺盛期,即春季和初夏,此时最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要想获得林木的高产优质,就要满足林木的营养需求,既要供给整个营养期对养分的需要,也要满足不同营养阶段对养分的特殊需求。1、基肥:林木播种或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称为基肥,也称底肥。主要目的是供给林木整个营养期所需的养分,一般以肥效持久的有机肥和不易流失损失的化肥作基肥。2、追肥:植物生长期间为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称为追肥。目的是及时供给林木或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特别是需肥关键期(最大吸收期)对养分的需要。一般以速效性化肥或微肥或高度腐熟的有机肥。【4】培土工艺追肥后进行培土,将幼树周边土壤回覆形成半径0.4 米的圆形平台。提高植株养料的吸收。培土的高度,一般以垄高15~20厘米为宜,地下水位高、雨水多、风力大的地区,可适当增加培土高度;砂土地则应适当降低培土高度.如果培土高度过低,起不到抗旱防涝防倒伏的目的;如果培土高度过高,则容易伤害到植物下部,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培土要充实饱满,使土壤与植物基部之间密切接触,并掌握在土壤干湿度适宜的时候进行,以利于植物根系的发生与生长.【5】加强管护工艺抚育作业所有剩余物均匀铺罢林地自然分解。作业区内余物干燥时易发生火灾,必须做好防火工作,设置防火宣传牌,开设防火隔离带,面积较大的火警期间应安排护林员专门看守。注意防止人畜破坏林分,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每作业区设置宣传牌,告示项名称、作业范围、面积、抚育措施和管护责任人等。 【6】附属设施维护工艺主要根据具体小班作业条件设定,主要为作业便道、作业机械等。在规划修建道路时应考虑以后营林作业、采伐作业和其他生产活动的需要。本作业设计主要对行车道和人行林道进行维护修理。附属设施维护作业以及投资费用另由林权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完成。【7】日常管护工艺主要是做好告示牌,提示森林防火信息;进行护林巡逻,预防山火和人畜破坏等。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日常工作,通过日常管护来保护造林成果。1、防寒。虽说防寒是冬季的工作重点,但如果在秋季提前做好准备,将对冬季防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对于南种北移数目、新栽及不耐寒树木,必须进行防寒才能避免低温危害。主要防护措施有:1.1合理浇灌,科学施肥。如秋季少施氮肥,多施钾肥,控制树木徒长,增强树木的抗寒性。1.2灌好两次水。封冻水和返青水。在土壤封冻前浇一次透水,浇返青水一般在早春进行。1.3树木穿“棉衣”。用无纺麻布、塑料膜、草绳将树干及大枝缠绕包裹保暖,既保湿又保温。树干包裹高度可在1.5至2米左右。给耐寒性较差的植物喷涂一种“保暖外衣”——绿色植物抗冻剂。必要时须搭防风障进行防寒保护。1.4根基覆盖。用泥炭土、腐殖土或树叶、秸秆、地膜等对树盘进行土面保温,在地上覆盖干草、草席等,既经济效果又好。2、病虫害防治。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树木逐渐进入休眠状态,叶片脱落,病虫害的发生相对较少。但是,很多能够越冬的害虫会在秋季产卵,为下一代的生存发育寻找事宜的场所,病害也会随落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