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小小的船》(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docx

发布:2025-03-24约3.5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小小的船》(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小小的船》

2.教学年级和班级:语文一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语感和节奏感;2)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诗歌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歌的学习和创作,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4)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对诗歌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有限。能力方面,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但他们的记忆力较强,对图像和声音有较高的敏感性。素质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正在形成,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尚待培养。

在教学实际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着直接影响。一年级的学生往往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课堂管理上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故事、图片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环境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缺乏阅读基础,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个别辅导。

针对这些学情特点,本节课的设计将注重以下方面:

1.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模仿、创作等,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

3.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4.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小小的船》诗歌相关的图片、插图以及简短的背景故事,用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3.实验器材:无。

4.教室布置:利用教室的墙面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画,创造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并设置小组讨论区域,便于学生互动交流。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送《小小的船》诗歌的朗读音频和诗歌背景故事,要求学生提前熟悉诗歌内容,并思考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设计预习问题:例如,“诗歌中的小船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作者要提到小船?”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细节和象征意义。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微信群收集学生的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通过音频和文字资料了解诗歌内容。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进行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以“夜晚的天空”为引子,引导学生想象夜晚的场景,自然过渡到诗歌的学习。

-讲解知识点:讲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如押韵、拟人等。

-组织课堂活动: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朗诵比赛,感受诗歌的魅力。

-提问与讨论:对诗歌中的疑惑进行提问,并与同学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实践活动法:通过朗诵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诗歌的美。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小小的船》的想象作文,或者创作一首自己的小诗。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儿童诗歌书籍,鼓励学生课后阅读。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作文或诗歌创作,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感。

-拓展学习:阅读推荐书籍,进一步了解诗歌创作。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自主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反思总结法:通过写作和阅读,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

重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

-难点:通过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尝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诗歌理解和欣赏能力提升

2.语言表达能力增强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朗诵、创作诗歌等形式,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