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简介.doc

发布:2017-08-30约8.1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简介 项目概况 1、1丙烯介绍: 丙烯是利用最早的石油化工原料,也是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重要烯烃之一,丙烯的需求增长速度已超过乙烯,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2000-2005年丙烯的消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3%,比乙烯高出0.9个百分点。预计2005-2010年,世界丙烯年均需求增长率将为5.1%,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5倍,比同期乙烯增长率高0.5个百分点。全球的丙烯消费量已由2000年的52000kt发展到2010年100000kt。其中,中国的增长速度最快,2000-2009年世界近一半的丙烯需求量来自亚洲。拥有丰富而廉价资源的中东地区是丙烯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 丙烯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同时大量生产丙烯腈、丁醇、辛醇、环氧丙烷、异丙醇、异丙苯、丙烯酸、羰基醛及壬基酚等。此外丙烯的齐聚物也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近年来,丙烯机器衍生物的需求和产能均以较高的增长率发展,2000-2005年,世界丙烯及其下游的聚丙烯、苯酚丙酮等年均增长率均在3%以上,其中聚丙烯的增长率较高。 1、2丙烯发展现状 1、2、1速增长状态 近年来,世界丙烯及其衍生物需求旺盛,市场多呈供不应求状态。受下游衍生物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驱动,丙烯的消费量大幅提高。主要丙烯下游衍生物需求增长情况见表1。 表1 丙烯下游衍生物需求增长率 品种 2000年 2005年 200-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 2005-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 丙烯 5454.4 6736.9 4.3 5.1 聚丙烯 3028.5 3988.1 5.7 6.1 丙烯腈 500.1 535.3 1.4 3.7 环氧丙烷 469.6 624.8 5.9 4.2 苯酚 678.4 822.6 3.9 5.6 丙酮 426.8 512.3 3.7 5.3 1、2、2 需求推动丙烯及其衍生物产能快速增长 为满足下游需求,世界丙烯及衍生物产能和产量增长快速,装置开工率持续较高。2005年丙烯装置开工率达到88%。许多丙烯下游衍生物生产能力和产量也快速增长。 未来几年丙烯及其下游衍生物产能还将继续高速发展。预计2010年世界丙烯产能将超过1亿吨/年,达到1.018亿吨/年。丙烯下游衍生物如聚丙烯、环氧丙烷、异丙苯、苯酚、丙酮等产品的产能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以上,预计2010年它们的产能将分别达到8600万吨/年、760万吨/年、1400万吨/年、1080万吨/年和660万吨/年。 1、2、3 北美和西欧丙烯产品链发展速度趋缓,亚洲和中东地区快速增长 亚洲、北美和西欧是世界三大丙烯生产和消费地区,2000-2005年,世界丙烯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为3.4%,而北美为2.0%,西欧为2.2%,2005年北美和西欧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51.7%,下降3.7个百分点。与此相反,亚洲和中东地区在世界丙烯市场扮演也来越重要的角色。亚洲地区是世界丙烯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2000-2005年近1/2的需求量来自亚洲,2005-2010年亚洲丙烯需求量将以6%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亚洲占世界丙烯总产量的39.3%,中东地区将占8.7%。 1、2、4 聚丙烯在丙烯下游衍生物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聚丙烯是丙烯最大的消费领域,由于其用途越来越广,在丙烯下游衍生物中比例呈上升趋势,1995年,50%的丙烯用于生产聚丙烯,2000年达到58.2%,2005年达到61%,预计2010年将达到64%。 3 国内市场分析 和世界市场一样.近年来我国丙烯的发展速度也逐渐超过了乙烯。年丙烯的产量、进口量和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和%.较期间乙烯的年均增长率分别增长了、和个百分点.预计这一发展趋势在短期内还会持续。丙烯需求增幅较大而国内供应不足,丙烯年进口量骤增至20万~30万吨之间,丙烯年出口几乎为零。到2010年,我国丙烯总产量将1049~1096万吨,对丙烯的当量需求将达到1905万吨。而在我国丙烯的主要需求是靠聚丙烯的生产推动的,在2007年就已增至世界丙烯消费量的62%。其中,在我国丙烯最大的应用是生产聚丙烯,其次为丙烯腈,消费结构为:聚丙烯71%,丙烯腈10.9%,丁/辛醇5.8%,苯酚/丙酮4.7%,环氧丙烷2.5%,其他5.2%。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聚丙烯依然是丙烯最大的衍生物.其消耗的丙烯占丙烯总需求量的比例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为了满足腈纶装置以及树脂生产的需求.我国还将继续扩大丙烯腈生产能力.其对丙烯的消费量仍将在丙烯消费结构中保持较高的比例。此外.随着聚醚、苯酚、丙酮需求的不断增长.环氧丙烷及丙酮的需求量增长速度略快于其他丙烯衍生物.其消费的丙烯占总需求量的比例将会持续提高年我国新增套大型乙烯生产装置同时炼厂生产能力还将继续扩大.这将增加丙烯的产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