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ppt.doc

发布:2018-04-19约2.7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ppt 导读: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做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中国招生考试网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ppt供大家参考选择。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ppt   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作品简介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写给谢中书的一封谈山水的信。书,书信。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夏阳(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本文是作者给谢中书复信中的一部分内容,是作者写景的名篇。   词语解释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   课文翻译(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拓展延伸   背诵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文,看谁积累多。例如:《望庐山瀑布》《望岳》《三峡》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2   说课内容   说内容:本课两篇短文都是吟咏自然风光的佳作。《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梁时陶弘景写给好友谢征的一封回信,也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作者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秀美的山川景色,传达出与自然融合并陶醉其中的愉悦,体现了酷爱自然,归隐山林的人生志趣,流露出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 ... ...   说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便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由画面的布局巧妙,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文章缜密的结构和凝练的语言。   4、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 ... ...   课文疏通   1、解释加粗的词   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2、解释句子   实是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   小结:这篇山水小品廖廖68个字,就概括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你喜欢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3   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书 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作者简介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 ... ...   合作探究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