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2024年春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说课稿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2024年春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古代世界的文化成就,如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雕塑和建筑、罗马的斗兽场等;中世纪欧洲的文化遗产,如哥特式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等;以及近现代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音乐、艺术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探究世界各地的文化杰作,提升学生对不同文明的理解和尊重。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文化现象背后的历史背景。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古代世界文明的基本知识,对历史的基本概念和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雕塑等。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世界文化充满好奇,对视觉艺术和建筑风格有较高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图片和实物来理解文化,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文字描述和故事来感受文化的魅力。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由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强,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此外,对于抽象的艺术和建筑概念,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理解困难。同时,学生在分析文化现象背后的历史背景时,可能缺乏深入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因此,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文化比较的视角,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模型(如埃及金字塔、古希腊雕塑的复制品)、图片资料库。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用于资源共享和在线互动。
3.信息化资源: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视频资料、在线展览链接、历史文化主题的电子书籍。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图片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教师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文化分布。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各地的文化有哪些特点吗?哪些文化遗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世界的文化杰作”。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介绍古代世界文化杰作:
-以埃及金字塔为例,讲解古埃及文明的建筑成就及其文化意义。
-通过图片展示古希腊雕塑,分析古希腊艺术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介绍罗马斗兽场,探讨古罗马时期的建筑技术和文化背景。
-用时:5分钟
2.讲解中世纪欧洲文化遗产:
-以哥特式教堂为例,分析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通过绘画作品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成就,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介绍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文化,如基督教的圣歌和壁画。
-用时:5分钟
3.探讨近现代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以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为例,分析不同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讨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用时: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列举世界各地的文化杰作,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教师选取部分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补充和评价。
3.用时:10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理解世界文化杰作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和总结。
3.用时:5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文化杰作图片或模型。
2.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提问和讨论。
3.教师总结并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4.用时:5分钟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3.提出拓展性问题:“如何将世界文化杰作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4.用时: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世界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的文化杰作,了解这些杰作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例如,学生能够描述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特点,分析古希腊雕塑的艺术风格,以及解释哥特式教堂的宗教和文化价值。
2.文化素养提升:学生通过学习世界各地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