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某煤矿矿井技术改造初步设计方案.doc

发布:2017-09-11约2.94万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前 言 4 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7 第一节 井田概况 7 第二节 地质特征 9 第二章 井田开拓 14 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 14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7 第三节 井田开拓 17 第四节 井 筒 19 第五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 20 第三章 采区布置及采煤方法 21 第一节 采煤方法 21 第二节 采区巷道布置 22 第三节 采区通风、运输、排水 22 第四节 巷道掘进与支护 23 第五节 矿井建设移交标准及建井工期 25 第四章 通风和安全 26 第一节 概况 26 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 26 第三节 矿井风量与负压 27 第五章 提升、通风、排水、压风设备 31 第一节 提升设备 31 第二节 排水设备 35 第三节 压风设备 37 第四节 洒水灌浆系统 38 第五节 矿井通风设备 39 第六章 工业广场与地面布置 41 第一节 总平面布置 41 第二节 平面布置 42 第三节 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 42 第四节 场内运输 42 第五节 管线综合布置及防洪排涝 43 第七章 矿井供电 44 第一节 供电 44 第二节 通信及信号 45 第三节 防雷 45 第四节 安全监控系统 45 第八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47 第一节 概述 47 第二节 矿井安全 47 第三节 劳动保护与工业卫生 55 第九章 环境保护 57 第一节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 57 第二节 大气污染源排放与防治 57 第三节 废水排放及处理 57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 58 第五节 主要噪声处理 58 第六节 矿区绿化 58 第十章 技术经济部分 59 第一节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59 第二节 矿井经济分析 60 第三节 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1 附件: 1、关于《安徽省XX县新建XX矿2006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评审意见书 2、安徽省经济委员会、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皖经煤炭函[2007]270号《关于公布2006年安徽省地方煤矿矿井生产能力复核结果的通知》 3、XX市国土资源局铜矿储备[2006] 72 号《安徽省XX县新建XX煤矿2006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4、《关于XX县XX煤矿技术改造项目备案的复函》省经委皖经煤炭函[2007]914号 5、《关于2007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省经济委员会【2007】728号(XX煤矿) 6、《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7、《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8、XX煤矿“五证一照”复印件 9、XX县新建XX煤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委托书 前 言 一、概况 XX煤矿位于XX市南约3.5公里处,矿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9′14″,北纬30°53′29″。行政区划隶属于XX市郊区大通镇,为镇办集体企业。矿区有公路与快速通道及合铜公路相连,距XX火车站约4公里,矿区距长江横港码头、XX县码头很近,水陆交通方便。 二、矿井现状 1、矿井开采现状 XX煤矿建于1994年,1995年建成投产,属镇办集体企业,原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开拓方式为一对斜井开拓,混合井井口标高+93m,井底水平标高-18m,井筒坡度30°,净断面3.69m2,斜长222m。混合井井口安装一台混合井提升绞车为JT-1.2绞车,电机功率为75KW,提升容器为1.0吨自制箕斗,主要用于提煤、提矸和下料、排水、进风和人员上下。回风井井口标高+97m,井底标高+54m,井筒坡度39°,净断面3.62m2, 斜长74m。主要用于回风和行人,地面安装两台FBCZ-№9.0型轴流式通风机,电机功率11KW。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现暗斜井开拓至-120m标高,回风水平为-105m水平。全矿井通风、排水、消防、防尘、安全监测系统健全,设施齐备,具有良好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 2、矿井技术改造的必要性 一是从资源上看,资源较好,煤层稳定。根据2006年9月《安徽省XX市XX煤矿2006年矿山资源储量年度报告(第一次)》提供,矿区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类别49.45万吨,本次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为39.56万吨,可采储量为33.63万t;二是从煤炭销售市场来看,目前煤炭市场看好,销售价格呈上涨之势;三是从行业政策上看,3万吨/年生产能力的矿井将被淘汰,技改扩建,提高矿井生产能力,技改6万吨/年的矿井势在必行。 三、编制设计的依据 1、XX县XX煤矿采矿许可证; 2、《安徽省XX县XX煤矿2006年矿山资源储量年度报告(第一次)》 3、安徽省经济委员会皖经煤炭【2007】728号《关于2007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