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安全知识及新进展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静脉用药安全知识及新进展 学习内容 我国目前的静脉输液现状 静脉输液相关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静脉输液新进展 输液=慢性自杀 一项来自中国安全 注射联盟的统计数 据显示,我国每年 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其中,每年因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高达250万,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保守估计,每年我国最少有10万人在输液后丧命。 ——一条关于输液危害的微博在网上广为流传 中国输液乱象—全民输液 中国输液乱象—全民输液 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中国输液乱象—全民输液 中国输液乱象—全民输液 常见用药差错原因 产品缺陷(包装、标签、药名、说明书、广告等) 沟通方面误差(缩写、书写、发音) 患者病历信息不全 药品贮存与保存不当 工作人员不足,业务工作量大,疲惫等因素与工作环境的缺陷 常见用药差错原因 工作人员资质或培训不足 给药错误(配错药、给药途径错误) 计算机医嘱系统缺陷(自动审方、复核) 用药安全信息反馈不及时 患者教育欠缺(用药目的、方法等) 用药差错 — 用法错误 苄星青霉素,应肌肉注射,医师处方静脉给药,造成组织坏死 对策:警示,仅供肌内注射 用药差错 — 药品外观相似 用药差错 — 药品外观相似 用药差错 — 药名混淆 环磷腺苷 【适应症】 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及心源性休克。对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的心悸、气急、胸闷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对急性白血病结合化疗可提高疗效,亦可用于急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此外,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各种肝炎和银屑病也有一定疗效 环磷腺苷葡胺 【适应症】用于心力衰竭、心肌炎、病窦综合征、冠心病及心肌病,可用于心律失常的辅助治疗。 静脉注射给药特别说明 关于多种药物在一个输液袋中混合用药的说明: 目前没有证据说明药物单独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如混合用药,因此,建议单独用药; 使用前请阅读说明书,那才是“标准答案”! 注射剂稀释用溶媒的选择 注射剂稀释液的选择应遵循药品说明书 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和稳定性 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和稳定性 常用抗菌药物溶媒的选择和稳定性 其 他 胸腺肽α1(ih),绒促性素(im),组织胺丙种球蛋白(ih)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注射可减轻病人疼痛程度,比注射用水更适于临床应用; 青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精破抗(TAT)皮试液,不宜用注射用水配制,因其出现假阳性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为溶媒的皮试液;(如何降低皮试假阳性?) 硝普钠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先用2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再用500~10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其 他 硫酸抗敌素以2ml注射用水溶解后,用500~1000ml葡萄糖溶液稀释。 利福霉素只能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吉西他滨推荐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泮托拉唑钠应该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药物配伍可能出现的问题 1 药物沉淀 导致药物沉淀的主要原因有溶剂的性质改变、PH改变和离子改变产生了不溶性盐等。 1.1 溶剂的性质改变 多数药物的注射液是以水为溶剂的,少数药物在水中溶解度小或不稳定,其注射液中常加有乙醇,丙二醇等有机溶剂。当它们与以水为溶剂的注射液相混合时,如若水的总量不能满足溶解要求或混合方法不当,即可发生混浊和沉淀。 如氯霉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25g/100ml,其注射液(含乙醇、丙二醇等)的规格为0.25g/2ml,至少需要用100ml溶液来稀释,并且在加药时必须充分振摇,方能良好溶解。 对于这类注射液的稀释,方法要领为:①水的总量必须满足药物溶解的要求,最好能多一点,以利充分溶解。②药液混合时应充分振摇,使立即分散,以免发生局部浓度过高情况。 1.2 PH变化 一些弱酸类药物,易溶于碱性液体,当PH下降时常可发生不溶解情况,反之,弱碱类药物则易溶于酸性液体,PH上升则产生混浊或沉淀。葡萄糖输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其PH为3.2~5.5,当加入其它弱酸弱碱盐的注射液,常可发生弱酸的不溶性沉淀。 中性成分的输液(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多种药物时,常可因加入药物引起PH变化,而使其它的药物产生沉淀。 解决的方法:(1)避免这些配伍;(2)适当调整药液的PH 1.3 产生不溶性盐 阳离子型药物遇某些阴离子或阴离子型药物遇某些阳离子常可产生不溶性盐。例如乳糖酸红霉素粉末(如未先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常可产生红霉素盐酸盐的不溶性沉淀。 解决方法: (1)避免可产生不溶性盐的配伍。 (2)对乳糖酸红霉素,可先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多量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并注意充分振摇使药物迅速分散,可避免产生沉淀。 2药物变色 注射液配伍时发生变色的主要原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