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某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设计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XX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2008年3月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4
第二章 项目需求分析 5
2.1 承载网络分析 5
2.2 高清视频会议的发展方向 6
2.2.1 720p高清与4CIF的差别 7
2.3 高清视频会议对周边设备的要求 7
2.3.1 视频会议接入设备(如MCU和终端) 7
2.3.2 视频输入设备(如摄像机) 8
2.3.3 视频输出设备(如电视机) 11
2.3.4 音频输入设备(如麦克风) 11
2.3.5 音频输出设备(如音箱或扩声系统) 11
第三章 系统组网方案描述 12
3.1 视频网络拓扑图 12
3.2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配置描述 13
3.2.1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中心点配置 13
3.2.2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各会场的配置 13
3.3 设备选型的依据 14
3.3.1 中心点MCU:POLYCOM RMX 2000 14
3.3.2 会场终端:POLYCOM HDX 9002 18
第四章 系统会议功能 20
4.1 上海XXXX任意两个会场终端的点对点会议 20
4.2 基于中心点MCU RMX 2000的多组多点会议 20
4.3 与上级网络/其它网络进行级联的多级会议 21
4.4 其它功能 21
4.5 多种会议接入类型的会议 22
4.6 多种不同处理机制的会议 23
4.7 多种不同的会议召开方式 25
4.8 多种不同的会议控制方式 25
第五章 系统管理维护功能 27
5.1 设备管理 27
5.1.1 HDX 9002 27
5.1.2 RMX 2000 27
5.2 维护管理功能 28
第六章 系统会议安全保障 31
6.1 MCU的安全保障 31
6.1.1 嵌入式操作系统 31
6.1.2 端口分离 31
6.1.3 防火墙解决方案 32
6.1.4 系统用户权限管理 32
6.1.5 直观界面 33
6.1.6 日志功能 33
6.1.7 会议召开 33
6.1.8 会议管理 33
6.1.9 与会者管理 34
6.1.10 拨入拨出设置 34
6.2 终端的安全保障 34
第七章 系统特点 36
前言
视频会议能为用户提供直接、全面的沟通交流,并能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因此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和厂商都进行了多媒体多点会议通信系统的研究,并推出了各自的系统。在研究各系统的基础上,国际电信联盟(ITU-T)形成了视听多媒体通信系统国际标准的H.320及H.323系列标准,使不同厂商的多媒体通信产品能够互通,推动了多媒体通信技术标准化的进程。
为加快信息交流速度,保证信息畅通,已经建立了基于宽带业务通信主干网络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通信传输技术,组建统一的信息传递宽带通道,连接包括在内的单位,组建与下属间的一个综合视频、语音和数据的网络,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办公效率,减少会务费用,增进沟通。
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运商的竞争,使地面通讯线路的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为企业建立高带宽网络提供了先决条件;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网络设备的稳定性、易维护性、带宽可扩充性使得TCP/IP网络成为企业系统内部互联、互通,进行信息交流的一个标准模式。在现有的Intranet上构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众多视频会议系统用户的趋势。基于TCP/IP网络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除去系统本身的技术优势和应用灵活外,还扩展了TCP/IP网络的应用模式,是网络的一种增值应用,实现三网合一,提高网络使用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管理、运营成本。
高清高清目前,已建设完成一个覆盖范围安全可靠的宽带多业务计算机广域网。该网络连接和所有下属,能够提供数据、话音、传真、图像、高清视频会议等多种业务,并能支持不断发展的新的业务需要。
高清高清高清efinition,HD)方面发展。利用IP网络的高带宽和高稳定的特性,传输1280*720(以下简称720p,又叫“9CIF”)高清标准图像已具备条件。
720p高清与4CIF的差别
业界中有些视频厂家宣称的“高清”其实是从CIF格式扩充而来的4CIF(704*576)格式。这种格式的作用主要是在视频会议中传送静态的图像,现被一些厂家做成动态的形式,所以4CIF不能算真正的高清,只是一个过渡的技术,与ITU将要颁布的720p高清标准也不兼容。这样后果将导致视频会议无法与后续及周边的产品兼容,如摄像机、电视机、录像机等。而且与支持真正高清的视频会议系统也无法兼容,造成会议无法召开的情况。
另外,达到流畅的4CIF质量需要至少2Mbps的带宽,而利用最新的H.264技术实现相当于9CIF的720p高清只需要1Mbps的带宽,所以4CIF均不被各类用户看好。
高清视频会议对周边设备的要求
视频会议接入设备(如MCU和终端)
除了
显示全部